词典 南府 南府的意思
nán

南府

简体南府
繁体
拼音nán fǔ
注音ㄋㄢˊ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fǔ,(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组词】:府库。天府。(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组词】:府邸。府第。王府。府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组词】: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4) 国家行政机关。【组词】:政府。官府。(5) 古同“腑”,脏腑。

基本含义

南府是一个古代特指皇帝的南京行宫的称呼,现已演变为指皇帝的朝廷、政府。

南府的意思

南府 [nán fǔ]

1. 指尚书省。因位于宫廷之南,故称。

2. 宋时称开封府为南府。

3. 辽建国前的部落集团之一。

5. 清乾隆时,移内中、和乐、内学等太监,习艺于南花园,隶内务府,因称南府,以别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

南府 引证解释

⒈ 指尚书省。因位于宫廷之南,故称。

《北史·柳虯传》:“以 虯 为行臺郎中, 諏 为北府属,并掌文翰。时人为之语曰:‘北府 裴諏,南府 柳虯。’”

⒉ 宋 时称 开封府 为南府

《宋史·毕士安传》:“士安 没后, 真宗 谓 寇準 等曰:‘ 毕士安,善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飭躬慎行,有古人之风。’”

⒊ 辽 建国前的部落集团之一。 《辽史·营卫志下》:“其先曰 撒里本,阻午可汗 之世,与其兄 益古 分营而领之,曰 乙室部。

会同 二年,更夷离堇为大王。隶南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遥辇氏 八部以 迭剌部 为核心的五部和以 乙室部 为核心的三部,原来分别组成两个部落集团,称‘北府’、‘南府’。”

⒋ 清 乾隆 时,移 内中、和乐、内学 等太监,习艺于 南花园,隶内务府,因称南府,以别于 西华门 内的内务府。


南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条鞭释义:⒈明 代田赋制度。嘉靖 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 年间 张居正 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 代因之。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余闻诸长老云,徭赋之法,盖莫善於今之一条鞭矣。”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明史》言,国初有里甲、均徭、杂汎三等,嘉靖 时行一条鞭法,量地计丁,丁粮毕输於官。”⒉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清 翟灏《通俗
    • 2.
      两京释义:⒈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周 代的 镐京 和 雒邑。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窃强 秦 之三辅,陷隆 周 之两京。”⒉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汉、唐 的 长安 和 洛阳。南朝 宋 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唐 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⒊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宋 代的 开卦府 和 河南府。《宋史·太宗纪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宋 梅尧臣《晚坐北轩望昭亭山》诗:“少客两京间,熟游 嵩 与 华。
    • 3.
      义类释义:⒈善人。《诗·大雅·荡》:“文王 曰咨,咨女 殷商。而秉义类,彊御多懟。”郑玄 笺:“义之言宜也。类,善。”马瑞辰 通释:“按,类为善,义亦善。四句谓王用善人,则为羣小所譖毁也。”唐 柳宗元《唐故特进南府君睢阳庙碑》:“初据 雍丘,谓非要害,将保 江 淮 之臣庶,通南北之奏復,拔我义类,扼於 睢阳。”或说,犹言邪曲。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义与俄通,衺也,説本 王氏 念孙。类,与‘戾’通。《説文·犬部》:‘戾,曲也。’义类犹言衺曲也。”⒉文章事物的比义推类。汉 王充《论衡·谢短》:“义类
    • 4.
      作场释义:⒈民间艺人在空地上表演献艺。宋 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之四:“斜阳古柳 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此外如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駢闐。”《文物》1973年第3期:“元 代南戏《宦门子弟借立身》描写了一个 东平府 的艺人到 河南府 去作场的情况。”⒉作坊,工场。粤东闲鸥《曹汝霖·商界罢市之经过》:“一切手艺作场,亦一律休业。”
    • 5.
      卓伟释义:高超伟大。《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温 实心无他情,事无逆迹,但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载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唐 韩愈《河南府同官记》:“我公愿洁而沉密,开亮而卓伟。”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公 南中 之节,奋厉卓伟,使异域知 中国 有守死不贰之臣,其过於人甚远。”
    • 6.
      南府释义:南北朝时,称尚书省为南府,因官署在宫廷以南得名。
    • 7.
      县尹释义:一县的长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此子为 穿封戌,方城 外之县尹也。”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易内奇案》:“县尹与 戴 有钱债情,密嘱解和。”
    • 8.
      四京释义:⒈唐 代以 长安(中京)、洛阳(东京)、太原(北京)、凤翔(西京)为四京。 《新唐书·肃宗纪》:“上元 二年……停四京号。”⒉宋 代以 开封府(东京)、河南府(西京)、应天府(南京)、大名府(北京)为四京。《宋史·徽宗纪一》:“己酉,降德音于四京,减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清 沉树本《游汴城宋宫故址》诗:“杜 家留守真鸡狗,草草南归失四京。”⒊辽 代以 临潢府(上京)、辽阳府(东京)、析津府(南京)、大同府(西京)为四京。《辽史·兵卫志下》:“太宗 定 晋,晋 主 石敬瑭 来献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为
    • 9.
      填讳释义: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 人称题讳。如 贞元 十五年《徐浩碑》,张式 撰,浩 次子 岘 书,碑尾有“表姪前 河南府 参军 张平叔 题讳”一行。宋 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 田橡 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 贡士 李珩 填讳”字样。参阅 清 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 10.
      夹马营释义:地名。在 河南 洛阳市 东北。相传 宋太祖 赵匡胤 生于此。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洛阳县》:“夹马营,在府东北二十里,朱梁 开平 初,置营于此…… 宋太祖 诞生焉。真宗 时建为 应天寺,后又改为 发祥寺。”
    • 11.
      娥姜水释义:水名。 又名 泺水。源出 山东 历城县 西南,东流经 章丘、邹平 等地,至 博兴 合 时水 入海。古以发源处有 舜 妃 娥 英 庙,故称 娥姜水。春秋 鲁桓公 十八年,公会 齐侯 于此。参阅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嘉庆一统志·济南府·小清河》。
    • 12.
      宫妓释义:犹宫女。 因宫女多能歌舞,故称。《南齐书·张敬儿传》:“卿大收宫妓,劫夺天藏。”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吴王 夫差 筑 姑苏之臺,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殫耗人力,宫妓数千人。”唐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公为学士日,常视草金鑾内殿,深夜入还翰苑,当时皆宫妓秉烛以送。”
    • 13.
      宫钥释义:帝王宫门的锁钥。 常借称宫门、皇宫。唐 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诗:“宠重移宫钥,恩新换閫旄。”《宋史·钱惟演传》:“天圣 七年,改 武胜军 节度使。明年来朝,上言先壠在 洛阳,愿守宫钥。即以判 河南府,再改 泰寧军 节度使。”宋 欧阳修《南京留守谢上表》:“守宫钥之谨严,敢忘夙夜;布政条之纤细,上副忧勤。”宋 秦观《代南京谢上表》:“念尝更於任使,遽未忍於弃捐;虽去掖廷,犹分宫钥。”
    • 14.
      峨髻释义:高高的发髻。 唐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唐 康骈《剧谈录·玉蕊院真人降》:“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緑绣衣,乘马,峨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约。”
    • 15.
      嵩阳释义:⒈嵩山 之南。唐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诗:“我有万古宅,嵩 阳 玉女峰。”⒉寺观名。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太室山 下。北魏 太和 年间建,初名 嵩阳寺。唐 改名 嵩阳观,宋 改名 天封观,元 改名 嵩阳宫。宫前有 唐 徐浩 书《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石刻,境内有古柏三株,传为 汉武帝 登 嵩山 时所封。参阅《清一统志·河南·河南府一》。
    • 16.
      徊翔释义:⒈盘旋飞行。 《梁书·徐勉传》:“故属纊纔毕,灰钉已具。忘狐鼠之顾步,媿燕雀之徊翔。”唐 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徊翔。”唐 李复言《续幽怪录·张老》:“鸞鹤孔雀,徊翔其间。”⒉起伏飘舞貌。唐 柳宗元《柳州东亭记》:“下上徊翔,前出两翼。”唐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五月》:“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太平广记》卷四九二引《灵应传》:“侍者十餘辈,皆服饰鲜洁,有如妃主之仪,顾步徊翔,渐及卧所。”⒊迂回上下。比喻仕途升降。唐 沉既济《枕中记》:“两窜荒徼,再登臺鉉,出入中
    • 17.
      怡养释义:⒈和乐。《文选·嵇康<琴赋>》:“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悆,淑穆玄真。”李善 注引《广雅》:“养,乐也。”⒉犹保养,休养。南朝 梁 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旧唐书·丘和传》:“和 时年已衰老,乃拜 稷州 刺史,以是本乡,令自怡养。”宋 林逋《山阁偶书》诗:“餘生多病期怡养,聊此栖迟一避喧。”⒊犹陶冶。茅盾《官舱里》:“‘哦,丝竹是能够怡养性子的。极好,极好!’老先生也郑重地赞叹着。”
    • 18.
      愧慄释义:惭愧惶恐。 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
    • 19.
      文绫释义:彩綾。《新唐书·地理志二》:“河南府 河南郡 本 洛州,开元 元年为府。土贡:文綾、繒、縠……”《花月痕》第三回:“原来三间小屋,将东首一间隔作卧室,外面两间,遍裱着文綾。”
    • 20.
      欢燕释义:⒈同“欢宴”。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⒉歡醼:同“欢宴”。《北史·李迁哲传》:“迁哲 每鸣笳导从,往来其间,纵酒欢醼,尽平生之乐。”⒊懽燕:欢爱和乐。明 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神仙眷,看取千里佳期,百年懽燕。”

南府(na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南府是什么意思 南府读音 怎么读 南府,拼音是nán fǔ,南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