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役 [gòng yì]
1. 服役,执役。
3. 指供役使者。
供役 引证解释
⒈ 服役,执役。
引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铸钱》:“向也未行广铸,局中供役者不过世业旧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察下情》:“王 制府 士俊 出都, 张文和 公荐一健僕,供役甚谨。”
⒉ 指供役使者。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舍人校尉》:“本朝废中书省,仅留舍人以掌誥敕,尚存 唐 宋 之旧……近代则閤臣之僚属,内殿之供役,与夫入貲为郎者,亦带此衔。”
供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业使释义:供役使之人。
- 2.
事力释义:⒈用力。《韩非子·五蠹》:“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餘,故民不争。”⒉指使用武力。汉 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羈之民,圣人不加兵,不事力焉。”《晋书·食货志》:“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他。”⒊供役使的人,仆役。《宋书·萧思话传》:“思话 以去州无復事力,倩府军身九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邢子才 ﹞以光禄大夫归养私庭,所在之处,给事力五人。”《魏书·成淹传》:“时迁都,高祖 以 淹 家无行资,敕给事力,送至 洛阳。”⒋能力;力量。宋 苏轼
- 3.
仆人释义:指被雇到家庭中做杂事、供役使的人。
- 4.
仆夫释义:⒈驾驭车马之人。 ⒉泛指供役使的人,犹言仆人。⒊管马之官。
- 5.
传遽释义:⒈传车驿马。 亦指乘传车驿马的使者。《周礼·秋官·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郑玄 注:“传遽若今时乘传骑驛而使也。”《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羣臣将传遽以告寡君。”《诗·大雅·江汉》“告成于王”汉 郑玄 笺:“克胜则使传遽告成于王。”⒉犹言供役使,奔走。《礼记·玉藻》:“凡自称……士曰传遽之臣。”孔颖达 疏:“士位卑,给车马役使,故称传遽。”清 钱谦益《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奉公砥节,谢苞苴竿牘之私;守己俟时,絶传遽拜除之竇。”清 钱谦益《河南归德府高
- 6.
伺候释义:⒈旧指侍奉或供役使。⒉照料:伺候病人。
- 7.
佃仆释义:旧时官僚大姓隶属下租田耕种并供役使的佃户。
- 8.
供役释义:⒈服役,执役。⒉指供役使者。
- 9.
兵厮释义:供役使的兵卒。
- 10.
匠户释义:⒈世业的工匠。《新唐书·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⒉元 代统治者为便于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至 明 改为轮班轮作,除分班定期服役外,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 顺治 二年(1645)废除匠籍,匠人才获自由身份。《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凡户之别,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吴晗《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匠户是 元 明 两代的一种特殊制度,元朝 把有
- 11.
匠班银释义:清 代对匠户征收的代役金。《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嗣改为按户徵银解京代班,曰匠班银。后各省渐次摊入地丁徵收。”《清会典事例·户部·丁银摊征》:“康熙 四十一年覆准,山东 匠班银归入地丁徵收。”
- 12.
号军释义:⒈明 代试士时,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清 仍之而失其实,但供役使而已。《明史·选举志三》:“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诸生席舍,谓之号房;人一军守之,谓之号军。”《糊涂世界》卷十一:“岑其身 急急问号军道:‘什么事?’号军道:‘闹鬼!’”朱自清《南京》:“似乎直到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抗着在各号里走。”⒉即教军。太平天囯 革命时期,在 贵州,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 苗 汉 两族农民起义军,以旗帜、服装的色别,分为红号、黄号、白号三支。1855年(咸丰 五年)至1868年(同治 七年)间,曾先后在
- 13.
四司六局释义:⒈宋 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见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宋 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祗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⒉明 代 洪武 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
- 14.
奴兵释义:奴仆;供役之人。
- 15.
役人释义:⒈供役使的人。《左传·僖公十六年》:“城 鄶,役人病。”《吕氏春秋·顺说》:“管子 得於 鲁,鲁 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 齐。”宋 苏轼《上皇帝书》:“自近岁来,部送罪人配军者,皆不使役人,而使禁军。”⒉役使人。《庄子·大宗师》:“亡身不真,非役人也。”郭象 注:“自失其性而矫以从物,受役多矣,安能役人乎?”《南史·何尚之传》:“时又造 华林园,并盛暑役人。”⒊犹役户。《文献通考·职役二》:“闻州县奉詔不谨,以致差徭轻重失当,或役人有所赔备,或占留役钱不尽僱募。”参见“役户”。
- 16.
役车释义:车名。 供役之车,庶人所乘。
- 17.
抽头释义:⒈赌博时从赢得的钱里抽一小部分归赌博场所的主人或供役使的人。⒉泛指经手人从中获取好处:这些产品在销售中几经转手,环环抽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 18.
木毬使者释义: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
- 19.
木球使者释义:同“木毬使者”。 传说可供役使的木球。
- 20.
民壮释义:⒈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明 王廷相《雅述下》:“正统 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明史·兵志三》:“正统 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陕西 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⒉清 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清 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老残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