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友 四友的意思
yǒu

四友

简体四友
繁体
拼音sì yǒu
注音ㄙˋ 一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yǒu,(1) 彼此有交情的人。【组词】:朋友。友谊。友情。(2)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组词】:友邦。友邻。(3) 相好,互相亲爱。【组词】:友爱。友善。

基本含义

四个互相友爱、互相帮助的朋友。

四友的意思

四友 [sì yǒu]

1. 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散宜生、闳夭、太颠。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文王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闳天、太颠。”一说太颠作太公望。见《圣贤群辅录》卷上。《诗·大雅·文王序》孔颖达疏引《殷传》云:“西伯得四友献宝,免于虎口而克耆。”

2. 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子贡、子张、子路。《孔丛子·论书》:“孔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颜渊)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子贡)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乎?自吾得师(子张)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子路)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一说四友中或有子夏。

3. 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国志·吴志·孙登传》以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为太子孙登四友;《晋书·王澄传》以王敦、谢鲲、庾敳、阮修为王衍四友;《南齐书·褚炫传》以褚炫、刘俣、谢朏、江斅为四友;《新唐书·文艺传上·杜审言》以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为“文章四友”。

5. 借指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四友 引证解释

⒈ 指 周文王 四个亲信大臣 南宫括、散宜生、閎夭、太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文王 四友:南宫括、散宜生、閎天、太颠。”
一说 太颠 作 太公望。见《圣贤群辅录》卷上。 《诗·大雅·文王序》 孔颖达 疏引《殷传》云:“西伯 得四友献宝,免於虎口而克 耆。”

⒉ 指 孔子 四个学生 颜渊、子贡、子张、子路。

《孔丛子·论书》:“孔子 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 回 ( 颜渊 )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 赐 ( 子贡 )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輳乎?自吾得 师 ( 子张 )也,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 仲由 ( 子路 )也,恶言不至於门,是非御侮乎?’”
一说四友中或有 子夏。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子夏 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⒊ 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国志·吴志·孙登传》以 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为太子 孙登 四友;《晋书·王澄传》以 王敦、谢鲲、庾敳、阮修 为 王衍 四友;《南齐书·褚炫传》以 褚炫、刘俣、谢朏、江斅 为四友;《新唐书·文艺传上·杜审言》以 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为“文章四友”。

⒋ 借指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宋 谢翱 《文房四友叹》:“兵后四友流落,有访而得之者,则顶秃足折,笏碎幅裂。”


四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上台面释义:比喻俚俗卑下,拿不出手,见不得人。 如:他交的那些三朋四友,都不上台面。如:找了这么一个猥猥琐琐,不上台面的新娘子。
    • 2.
      买和释义:⒈出钱私下了结官司。 《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刘子明 将妻 郭二娘 作妹,凭媒受讫 王万四 财钱,嫁与本人为妻。后知事发,王万四 又用钞四十两买和,即係违法事理。”《禅真逸史》第三二回:“张太公 又央人在衙门里上下使钱,保正、排邻俱送了财物,黄氏 处又托亲邻买和。”⒉旧指边将贿赂敌人以买取和好。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大周 平日深愤边政紊乱,每年将官与挞虏买和,总督虚张报捷,当事者纳其重贿,即滥冒功赏,岁以为常。”
    • 3.
      二十四宾客释义:同“二十四友”。宋 王十朋《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会风雨作》诗:“天遣吾来此劳农,要令遗躅访 颜公。虽无二十四宾客,诗酒略追前辈风。”
    • 4.
      仪状释义:仪容形状。 《史记·儒林列传序》:“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援 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髮肤,上中以上。”宋 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进趋拜跪,仪状甚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太初 诗格本高,又仪状轩举,丰神俊异。”
    • 5.
      传奉官释义:指因传奉而获任命的官吏。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太监 梁芳 进淫巧以荡上心,收买奇玩,引用方术,以録呈异书为名,夤缘传旨与官,已官者輒加超擢,不择儒吏兵民工贾囚奴,至有脱白除太常卿者,名曰传奉官。”参见“ 传奉 ”。
    • 6.
      侦知释义:探知;暗中查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敌人侦知其(王阳明)讲学不甚设备,而我兵已深入其巢穴矣。”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
    • 7.
      侵收释义:侵占,侵吞。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此皆朝廷血脉、百姓脂膏,今但以资此辈渔猎,或累年侵收,买田造房,家至殷富。”
    • 8.
      关马郑白释义:元 代四大杂剧作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的并称。参阅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起例》、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词曲》。
    • 9.
      出学释义:⒈犹卒业。《礼记·王制》:“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郑玄 注:“出学,谓九年大成学止也。”⒉谓离开学校,或停学,退学。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正俗二》:“某以壬辰年应岁贡出学,至壬子年謁选到京,中间歷二十年,未尝一日乘轿。”《天雨花》第二五回:“十三岁上来出学,便在闺房理绣针。”《清史稿·选举志二》:“二十分以下为最下等,应出学。”
    • 10.
      刁恶释义:狡猾奸恶。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海刚峯 爱民只是养得刁恶之人。”骆宾基《父女俩》:“‘那就不用你操心!’年轻的 张达 面对着这个刁恶的挑剔,用悻悻然的气忿口气,果断而有力地说。”
    • 11.
      勦取释义:抄取。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三》:“其门弟子又蹈袭其师説各立门户。深衷厚默,勦取道学之名以为进取之捷径。”清 姚鼐《读<司马法><六韬>》:“今《六韜》勦取兵家之説,附之 太公 而弥鄙陋。”清 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二:“顾取 朱笠亭《明人诗钞》,以为读 明 诗之善本,孰知其所自为説大都勦取《静志居诗话》。”
    • 12.
      南宫姓释义: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宫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13.
      取办释义:⒈置备;置办。《汉书·王莽传下》:“乘传使者经歷郡国,日且十辈,仓无见穀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於民。”《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及 至德 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復常准。”⒉指办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石斋 当 武皇 大渐之时,其调度区画,取办俄顷,命中书十餘人操牘以进,石斋 一一口授,动中机宜,畧无舛错。”
    • 14.
      合盘释义:⒈犹合掌。指诗文中对偶句意义相类者。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诗三》:“一日有一门生归省,兼告养病还家。西涯 集同门诸人饯之,即席赋诗为赠。诸人中独 汪石潭 才最敏,诗先成,中有一联云:‘千年芝草供灵药,五色流泉洗道机。’…… 西涯 曰:‘归省与养病是二事,今两句单説养病不及归省,便是偏枯,且又近於合盘。’众请 西涯 续之。西涯 即援笔书曰:‘五色宫袍当舞衣。’众始叹服。”⒉犹合伙。《西游记》第六二回:“他知你塔上珍奇,与龙王合盘做贼,先下血雨一场,后把舍利偷讫。”参见“合伙”。⒊全盘,全部。沙汀《磁力》
    • 15.
      告脱释义:谓自请脱离职任。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余﹞世代为粮长,垂五十年,后见时事渐不佳,遂告脱此役。”
    • 16.
      喧哄释义:⒈犹喧闹。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碧悠悠,那愁他浴鳧飞鴈争喧哄?”《水浒传》第六六回:“眼见得元宵之夜,必然喧哄。”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游鬭顽耍,鼓乐喧哄。”⒉喧鬨:哄闹。宋 郭彖《睽车志》卷四:“时卷轴混淆山积,人语喧鬨。”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李近楼琵琶》:“庭下喧鬨如市,詬詈百出。”《明史·汪文辉传》:“今或掇其已往,揣彼未形,逐景循声,争相詬病,若市井喧鬨然。”⒊諠鬨:喧呼哄闹。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他寂寞高堂菽水谁供奉,俺这里传盃諠鬨。”明 何良俊《四友斋
    • 17.
      四友释义:⒈指周文王四个亲信大臣南宫括、散宜生、閎夭、太颠。⒉指孔子四个学生颜渊、子贡、子张、子路。⒊指四位相知的朋友。如《三国志·吴志·孙登传》以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为太子孙登四友;《晋书·王澄传》以王敦、谢鲲、庾敳、阮修为王衍四友;《南齐书·褚炫传》以褚炫、刘俣、谢朏、江斅为四友;《新唐书·文艺传上·杜审言》以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为“文章四友”。⒋借指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 18.
      妥切释义:妥当,贴切。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余尝见其有《化鬚疏》一篇,用事妥切,铸词深古,且字字皆有来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老少年》:“此草一名鴈来红,一名秋色,一名老少年,皆欠妥切。”范文澜《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二册说明》:“由于研究不足,难免批判不够有力或分析不够妥切。”
    • 19.
      字墨释义:⒈文墨,指文辞的情调。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一》:“石田先生 已病亟,文恪 即遣人问之,石田 书一絶为谢……字墨惨淡,遂为絶笔。”⒉文字,文化知识。沙汀《堰沟边》:“他读过两年私馆,字墨早丢生了。”克非《春潮急》二十:“在 梨儿园 老一辈庄稼人中,松林 老汉是唯一懂得字墨的人。”
    • 20.
      宏壮释义:⒈宏大雄伟。晋 潘岳《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宋 陈亮《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郭沫若《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⒉谓气魄、声势雄壮。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陈思《七啟》,取美

四友(siy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四友是什么意思 四友读音 怎么读 四友,拼音是sì yǒu,四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