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部 [zuò bù]
1. 古时制作兵器的部门。
作部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制作兵器的部门。
引三国 蜀 诸葛亮 《作刚铠教》:“勅作部皆作五折刚鎧、十折矛以给之。”
《南史·沉庆之传》:“荆州 作部岁送数千人仗, 攸之 割留之,簿上云‘供讨四山 蛮 ’。”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雍州 刺史 晋安王 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
作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部释义:古时制作兵器的部门。 三国 蜀 诸葛亮《作刚铠教》:“勅作部皆作五折刚鎧、十折矛以给之。”《南史·沉庆之传》:“荆州 作部岁送数千人仗,攸之 割留之,簿上云‘供讨四山 蛮’。”《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雍州 刺史 晋安王 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
- 2.
信访人释义: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 3.
后台释义:⒈剧场舞台后面的部分。常用于演员化装、更衣、摆放道具等。也指戏剧演出的幕后工作部分。⒉比喻在背后操纵、支持或提供援助的人或集团(多含贬义)。
- 4.
教育局释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构编制委员会规定。国家教育部是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
- 5.
散遣释义:遣散。 《晋书·武帝纪》:“十四年春正月癸亥,詔 淮 南所获俘虏付诸作部者一皆散遣,男女自相配匹。”《宋史·后妃传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未及条上,已散遣修京城役夫。”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 6.
电子书释义:一种便携式电子阅读器,数字式的出版物内容可以连接因特网或插卡等多种方式灌入其中。可储存数千页资料,由黑白或彩色液晶显示屏和简单的按钮操作部件构成。
- 7.
省军区释义:按国家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军事区域。 有的国家也指在该级军事区域所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中国的省军区按省、自治区设置,隶属于军区,同时是省、自治区党委的军事工作部门和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主要负责辖区内民兵、兵役等军事工作和省、自治区首府的警备。有的还担负边防、海防守备任务。
- 8.
行政机关释义: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中数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既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也包括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的独立对外行使职权的工作部门,如国务院下设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下设的厅、局等。
- 9.
警备区释义:在重要城市设立的担负警卫、守备任务的军队一级组织。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警备区一般(师级)隶属于省军区,少数(军级)隶属于军区。同时是所在市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和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主要负责所在城市的警卫、守备任务和民兵、预备役、兵役、动员工作,维护军容风纪,施行军车交通安全检查,协助地方维持社会治安等。
- 10.
超控释义:用不同于正常操作的方法来操作部件。
- 11.
逆向派遣释义:“逆向派遣”又叫“逆向劳务派遣”,这是针对劳动法中对劳务派遣进行规避的一种形象说法,而非正式的法律术语。根据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刘继臣所述:“逆向派遣,即与本单位部分或者大部分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让这些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再与本单位指定的某一劳务派遣机构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然后由该派遣机构将这些职工再派回本单位继续工作。”
- 12.
部帙释义:也作部秩。 书籍的篇次,卷页。
- 13.
部首释义:为了便于编排、检索汉字,从众多的汉字形体结构中,分析归纳出一些相同的笔画构件,分别部类并列于所统属字之首,称作部首。如从“屿”“岩”“岭”等归纳出“山”部首,从“江”“湖”“海”等归纳出“氵”部首。《说文解字》归540部,《现代汉语词典》归189部。
- 14.
钉齿耙释义:以钉齿为工作部件的耙。将钉齿固定在某种型式的耙架上,加装牵引或悬挂装置而成。有畜力的和机引的。用来碎土、平地和破除板结等。
- 15.
铜宅释义:用铜作部分建筑材料的宅舍。《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其有輒造寺舍者,皆依不承用詔书律,铜宅林苑,悉没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