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腹 [tǎn fù]
1.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床”,本此。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比喻赤诚。
坦腹 引证解释
⒈ 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牀”,本此。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 在 京口,遣门生与 王丞相 书求女壻。丞相语 郗 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 郗 曰:‘ 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 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 逸少,因嫁女与焉。”
五代 无名氏 《玉溪编事·参军》:“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⒉ 舒身仰卧;坦露胸腹。
引唐 杜甫 《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诗。”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一日, 子厚(章惇 )坦腹而卧,适 子瞻 自外来,摩其腹以问 子瞻 曰:‘公道此间何所有?’ 子瞻 曰:‘都是造反底家事。’ 子厚 大笑。”
⒊ 比喻赤诚。
引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纪人物·陆应旸》:“平生热肠坦腹,善赴人缓急。”
国语词典
坦腹 [tǎn fù]
⒈ 坦露腹部。
引唐·杜甫〈江亭〉诗:「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⒉ 女婿。参见「坦腹东床」条。
引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二出》:「若是传波红叶机缘辏,坦腹何须另觅何?」
坦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床释义:《晋书 王羲 之传》:“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后因称女婿为东床。唐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婿李穆》诗:“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 2.
东牀释义:⒈指女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曲江 之宴,行市罗列,长安 几於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牀,车马闐塞,莫可殫述。”明 无名氏《玉环记·副末开场》:“﹝ 韦皋 ﹞拜謁 张公 延赏,夫人相留作东牀。”《红楼梦》第二回:“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祇看这小一辈的将来的东牀如何呢。”周立波《桐花没有开》:“盛福元 是他去世的大哥的东床,他的姪女婿。”参见“东牀坦腹”。⒉指待宾之床。唐 杨巨源《上刘侍中》诗:“佳景 燕 臺上,清辉 郑 驛傍。鼓鼙喧 北里,珪玉映东牀。”唐 李贺《将发》诗:“东牀卷席罢,濩
- 3.
东牀之选释义:谓佳婿的人选。五代 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牀之选。”《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众僚属都闻得 莫司户 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东牀之选。”《玉娇梨》第十四回:“卢梦梨 道:‘仁兄青年高才,美如冠玉,自多掷果之人,必有东牀之选。’”参见“东牀坦腹”。
- 4.
东牀坦腹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郄太傅 在 京口,遣门生与 王丞相 书,求女壻。丞相语 郄 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 郄 曰:‘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牀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 云:‘正此好!’访之,乃是 逸少,因嫁女与焉。”按,《晋书·王羲之传》述此事,作“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后因以“东牀坦腹”代指女婿。《隋唐演义》第六回:“我是 李 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牀坦腹,但我家小姐……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
- 5.
东牀择对释义:谓择婿。明 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词》:“东牀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冓宣劳,励鷄鸣之至诚。”参见“东牀坦腹”。
- 6.
尘浊释义:⒈犹言尘世。《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是故我发閬宫,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郭沫若《行路难》下篇三:“我若有资,买山筑屋,长老此间,不念尘浊。”⒉谦词。犹言凡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如不以尘浊见弃,在门墙之幼子,年十五矣,愿得坦腹牀下。”
- 7.
潘令释义:指 晋 潘岳。岳 曾为 河阳 令,故称。唐 卢纶《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 潘令 醉,上楼应伴 庾公 閒。”宋 刘克庄《摸鱼儿·海棠》词:“霜点鬢,潘令 老,年年不带看花分。”金 完颜璹《临江仙》词:“卢郎 心未老,潘令 鬢先皤。”
- 8.
诸少释义:众年轻子弟。 《晋书·王羲之传》:“门生归,谓 鉴 曰:‘王氏 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独若不闻。’”
- 9.
铁拐李释义: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 李,曾遇 太上老君 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 铁拐李。
坦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床释义:《晋书 王羲 之传》:“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后因称女婿为东床。唐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婿李穆》诗:“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 2.
东牀释义:⒈指女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曲江 之宴,行市罗列,长安 几於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牀,车马闐塞,莫可殫述。”明 无名氏《玉环记·副末开场》:“﹝ 韦皋 ﹞拜謁 张公 延赏,夫人相留作东牀。”《红楼梦》第二回:“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祇看这小一辈的将来的东牀如何呢。”周立波《桐花没有开》:“盛福元 是他去世的大哥的东床,他的姪女婿。”参见“东牀坦腹”。⒉指待宾之床。唐 杨巨源《上刘侍中》诗:“佳景 燕 臺上,清辉 郑 驛傍。鼓鼙喧 北里,珪玉映东牀。”唐 李贺《将发》诗:“东牀卷席罢,濩
- 3.
东牀之选释义:谓佳婿的人选。五代 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牀之选。”《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众僚属都闻得 莫司户 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东牀之选。”《玉娇梨》第十四回:“卢梦梨 道:‘仁兄青年高才,美如冠玉,自多掷果之人,必有东牀之选。’”参见“东牀坦腹”。
- 4.
东牀坦腹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郄太傅 在 京口,遣门生与 王丞相 书,求女壻。丞相语 郄 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 郄 曰:‘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牀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 云:‘正此好!’访之,乃是 逸少,因嫁女与焉。”按,《晋书·王羲之传》述此事,作“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后因以“东牀坦腹”代指女婿。《隋唐演义》第六回:“我是 李 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爷、夫人要聘公子东牀坦腹,但我家小姐……誓愿嫁一个善武能文、足智多谋的奇男子。”
- 5.
东牀择对释义:谓择婿。明 吴承恩《寿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词》:“东牀择对,得凤举之名英;中冓宣劳,励鷄鸣之至诚。”参见“东牀坦腹”。
- 6.
尘浊释义:⒈犹言尘世。《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是故我发閬宫,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郭沫若《行路难》下篇三:“我若有资,买山筑屋,长老此间,不念尘浊。”⒉谦词。犹言凡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如不以尘浊见弃,在门墙之幼子,年十五矣,愿得坦腹牀下。”
- 7.
潘令释义:指 晋 潘岳。岳 曾为 河阳 令,故称。唐 卢纶《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 潘令 醉,上楼应伴 庾公 閒。”宋 刘克庄《摸鱼儿·海棠》词:“霜点鬢,潘令 老,年年不带看花分。”金 完颜璹《临江仙》词:“卢郎 心未老,潘令 鬢先皤。”
- 8.
诸少释义:众年轻子弟。 《晋书·王羲之传》:“门生归,谓 鉴 曰:‘王氏 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独若不闻。’”
- 9.
铁拐李释义: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姓 李,曾遇 太上老君 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 铁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