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鼻息 鼻息的意思

鼻息

简体鼻息
繁体
拼音bí xī
注音ㄅㄧˊ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í,(1)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组词】:鼻子。鼻窦。鼻孔。鼻腔。鼻涕。鼻音。鼻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鼻息。嗤之以鼻。(2) 创始;开端。【组词】:鼻祖。

xī,(1) 呼吸时进出的气。【组词】: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2) 停止,歇。【组词】: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3) 繁殖,滋生。【组词】:休养生息。滋息。(4) 音信。【组词】:消息。信息。(5) 儿女。【组词】:子息。(6) 利钱。【例句】:息率(lǜ)。利息。月息。

基本含义

指人或动物呼吸时的气息,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意志的微弱变化。

鼻息的意思

鼻息 [bí xī]

1. 鼻腔呼吸时的气息。

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后汉书·袁绍传》
仰人鼻息。

[breath;]

鼻息 引证解释

⒈ 从鼻腔出入的气息。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温病脉证》:“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衡所以揣其轻重,纊所以属其鼻息。”
巴金 《寒夜》五:“可是他连鼻息也极力忍住,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怕 周主任 会注意到他心里的不平。”

⒉ 特指熟睡时的鼾声。

《宋史·王韶传》:“尝夜卧帐中,前部遇敌,矢石已交,呼声震山谷,侍者往往股栗,而 韶 鼻息自如。”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齁齁鼻息,响动如雷。”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而左侧的 景武 也有了鼻息呼呼的声音。”

⒊ 比喻声势;气势。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 孤客穷军,仰我鼻息。”
《魏书·萧衍传》:“授以名器之尊,救其重围之死,凭人繫援,假人鼻息。”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四:“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清 赵翼 《感兴和放翁韵》:“少年鼻息薄星河,只觉将来岁月多。”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在那时的司道府县的大小候补官员没有一个不去仰仰他的鼻息的。”


国语词典

鼻息 [bí xī]

⒈ 鼻中呼吸的气息。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著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


鼻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仰人鼻息释义: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比喻不能自主,看人脸色行事。《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 仰:依赖。鼻息:指呼吸。
    • 2.
      仰息释义:仰人鼻息。
    • 3.
      卑俯释义:《左传·定公十五年》:“邾子 执玉高,其容欲仰;公受玉卑,其容俯。 子贡 曰:‘以礼观之,皆有死亡焉……高、仰,骄也;卑、俯,替也。’”后因以“卑俯”形容依附权贵,仰人鼻息。汉 蔡邕《释诲》:“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荣显未副,从而颠踣。”
    • 4.
      印委释义:印官和临时差委的官员。 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疏》:“其驻厂弹压之印委员弁,皆准设立枷杖等刑具。”《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臺--有时还让他三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所以闔城文武印委各员,都纷纷前来道贺。”参见“印官”。
    • 5.
      咻咻释义:⒈形容喘气的声音:咻咻的鼻息。咻咻地喘气。⒉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小鸭咻咻地叫着。
    • 6.
      少思释义:⒈减少思虑;少想。 隋 王通《中说·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宋 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如雷撼四邻。”⒉考虑不周。《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絳(李絳)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羣臣敢竭诚无隐。居易(白居易)言虽少思,志在纳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口,非所以广聪明、昭圣德也。’”
    • 7.
      差缪释义:差谬。 《鹖冠子·天则》:“差繆之间,言不可合。”《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 魏 主 珪 ﹞疑羣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记其旧恶,輒杀之;其餘或颜色变动,或鼻息不调,或步趋失节,或言辞差繆,皆以为怀恶在心,发形於外,往往手击杀之。”
    • 8.
      拾青紫释义: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 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
    • 9.
      数息释义:静修方法之一。 数鼻息的出入,使心恬静专一。
    • 10.
      沈鼾释义:熟睡时发出的很响的鼻息声。
    • 11.
      烛影斧声释义:宋太祖 去世之前,太宗 入宫的一段传说。宋 文莹《续湘山野录》:“急传宫钥开端门,召 开封王,即 太宗 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 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顾 太宗 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 太宗 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 明 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亦均有类似记述。后人因有以“烛影斧声”指 太宗 杀兄夺位;但亦有称其诬者,明 程敏政《宋纪终受考》辨驳尤详。明 张燧《千百年眼·烛影斧声》:“艺祖 舍子立弟,亙古
    • 12.
      衡纩释义:比喻势利的眼光。语出《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騖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纊。衡所以揣其轻重,纊所以属其鼻息。”张铣 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緜量气之麤细。”《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约衰残而行法,随盛壮以加恩;体物錙銖,看人衡纊。”
    • 13.
      诞谩释义:⒈欺诈。《史记·龟策列传》:“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⒉荒诞虚妄。宋 王安石《推命对》:“而屑屑焉甘意於诞谩虚怪之説,不已溺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⒊放诞傲慢。《淮南子·脩务训》:“彼并身而立节,我诞谩而悠忽。”高诱 注:“诞谩,倨傲。”《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史官敢如此诞谩不恭,须各与安置。’”清 薛福成《澄吏治》:“皆仰鼻息而食,把持诞谩,玩其官於股掌之上。”
    • 14.
      赠枕释义:唐 人小说载,有 卢生 在 邯郸 旅店中,遇道士 吕翁,翁赠之以枕,生睡入梦,历数十年荣华富贵。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见 唐 沉既济《枕中记》。后用为富贵如幻梦之典。清 查慎行《题邯郸吕仙祠壁》诗:“直饶赠枕成何用,鼻息如雷梦已无。”
    • 15.
      酣声如雷释义:酣:通“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 16.
      锁鼻术释义:道家睡眠时屏住鼻息控制呼吸之术。
    • 17.
      阿那波那释义:梵语译音。意译为数息观。佛教静修之法,数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静宁一。
    • 18.
      饿杀释义:⒈飢饿而死。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 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絶其哺乳,立可饿杀。”《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又 莫州 奏饿杀一十六口,沧州 奏全家饿死一十七口。”⒉饿极。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念书吧,囡囡,念书吧!这绣针不是人拿的,肚皮要饿杀的!”
    • 19.
      黑娄娄释义:⒈亦作“黑嘍嘍”。酣睡时鼻息声。⒉象声词。
    • 20.
      鼻息释义:从鼻腔出入的气息,特指熟睡时的鼾声:鼻息如雷。

鼻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仰人鼻息释义:依赖别人的呼吸生活。比喻不能自主,看人脸色行事。《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 仰:依赖。鼻息:指呼吸。
    • 2.
      仰息释义:仰人鼻息。
    • 3.
      卑俯释义:《左传·定公十五年》:“邾子 执玉高,其容欲仰;公受玉卑,其容俯。 子贡 曰:‘以礼观之,皆有死亡焉……高、仰,骄也;卑、俯,替也。’”后因以“卑俯”形容依附权贵,仰人鼻息。汉 蔡邕《释诲》:“卑俯乎外戚之门,乞助乎近贵之誉,荣显未副,从而颠踣。”
    • 4.
      印委释义:印官和临时差委的官员。 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疏》:“其驻厂弹压之印委员弁,皆准设立枷杖等刑具。”《官场现形记》第四九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臺--有时还让他三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所以闔城文武印委各员,都纷纷前来道贺。”参见“印官”。
    • 5.
      咻咻释义:⒈形容喘气的声音:咻咻的鼻息。咻咻地喘气。⒉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小鸭咻咻地叫着。
    • 6.
      少思释义:⒈减少思虑;少想。 隋 王通《中说·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宋 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如雷撼四邻。”⒉考虑不周。《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絳(李絳)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羣臣敢竭诚无隐。居易(白居易)言虽少思,志在纳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口,非所以广聪明、昭圣德也。’”
    • 7.
      差缪释义:差谬。 《鹖冠子·天则》:“差繆之间,言不可合。”《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 魏 主 珪 ﹞疑羣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记其旧恶,輒杀之;其餘或颜色变动,或鼻息不调,或步趋失节,或言辞差繆,皆以为怀恶在心,发形於外,往往手击杀之。”
    • 8.
      拾青紫释义: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 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
    • 9.
      数息释义:静修方法之一。 数鼻息的出入,使心恬静专一。
    • 10.
      沈鼾释义:熟睡时发出的很响的鼻息声。
    • 11.
      烛影斧声释义:宋太祖 去世之前,太宗 入宫的一段传说。宋 文莹《续湘山野录》:“急传宫钥开端门,召 开封王,即 太宗 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 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顾 太宗 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 太宗 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 明 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亦均有类似记述。后人因有以“烛影斧声”指 太宗 杀兄夺位;但亦有称其诬者,明 程敏政《宋纪终受考》辨驳尤详。明 张燧《千百年眼·烛影斧声》:“艺祖 舍子立弟,亙古
    • 12.
      衡纩释义:比喻势利的眼光。语出《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驰騖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纊。衡所以揣其轻重,纊所以属其鼻息。”张铣 注:“言趋走之人,浇薄之辈,皆执衡秤势之轻重,持緜量气之麤细。”《资治通鉴·唐昭宗景福二年》:“约衰残而行法,随盛壮以加恩;体物錙銖,看人衡纊。”
    • 13.
      诞谩释义:⒈欺诈。《史记·龟策列传》:“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⒉荒诞虚妄。宋 王安石《推命对》:“而屑屑焉甘意於诞谩虚怪之説,不已溺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⒊放诞傲慢。《淮南子·脩务训》:“彼并身而立节,我诞谩而悠忽。”高诱 注:“诞谩,倨傲。”《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帝曰:‘史官敢如此诞谩不恭,须各与安置。’”清 薛福成《澄吏治》:“皆仰鼻息而食,把持诞谩,玩其官於股掌之上。”
    • 14.
      赠枕释义:唐 人小说载,有 卢生 在 邯郸 旅店中,遇道士 吕翁,翁赠之以枕,生睡入梦,历数十年荣华富贵。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见 唐 沉既济《枕中记》。后用为富贵如幻梦之典。清 查慎行《题邯郸吕仙祠壁》诗:“直饶赠枕成何用,鼻息如雷梦已无。”
    • 15.
      酣声如雷释义:酣:通“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 16.
      锁鼻术释义:道家睡眠时屏住鼻息控制呼吸之术。
    • 17.
      阿那波那释义:梵语译音。意译为数息观。佛教静修之法,数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静宁一。
    • 18.
      饿杀释义:⒈飢饿而死。 《后汉书·袁绍传》:“袁绍 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絶其哺乳,立可饿杀。”《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又 莫州 奏饿杀一十六口,沧州 奏全家饿死一十七口。”⒉饿极。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念书吧,囡囡,念书吧!这绣针不是人拿的,肚皮要饿杀的!”
    • 19.
      黑娄娄释义:⒈亦作“黑嘍嘍”。酣睡时鼻息声。⒉象声词。
    • 20.
      鼻息释义:从鼻腔出入的气息,特指熟睡时的鼾声:鼻息如雷。

鼻息造句

1.李老师仰人鼻息,活得没有尊严。

2.她似乎不愿在经济上仰人鼻息

3.自己虽生来贫困,却也不能一辈子仰人鼻息度日。

4.我何必委曲求全,仰人鼻息,还不如自己试试看。

5.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决不能仰人鼻息

6.我是个堂堂七尺的男子,怎能仰人鼻息,过此种生活呢!

7.我和他都是组长,为什么我就要仰人鼻息地过日子?

8.凡事李杰总仰人鼻息

9.他一睡下便鼻息如雷。

鼻息(b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鼻息是什么意思 鼻息读音 怎么读 鼻息,拼音是bí xī,鼻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鼻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