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官 [huǒ guān]
1. 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
火官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
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 炎帝,其神 祝融” 汉 郑玄 注:“祝融,顓頊氏 之子,曰 黎,为火官。”
《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火》:“上古者,五行皆有官。火官失职,则火不炎上。”
火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纪释义:传说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南朝 梁简文帝《七励》:“鸟变龙工,凤书云纪。”唐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云纪 轩皇 代,星高太白年。”前蜀 杜光庭《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所以春皇秋帝,云纪火官,承妙用以御寰瀛,体无为而统天地。”
- 2.
火政释义:古代有关防火救灾的事。《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左传·襄公九年》“九年春,宋 灾,乐喜 为司城,以为政”唐 孔颖达 疏:“传言‘以为政’者,以为救火之政耳。”
- 3.
火正释义:⒈古代掌火之官。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汉书·五行志上》:“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⒉指仲夏。古以五行配四时,火旺于夏,故称。南朝 梁 庾肩吾《团扇铭》:“炎隆火正,石鑠沙煎。”清 徐昂发《夏寒》诗:“奈何厥罚寒,凭陵当火正。”⒊指 汉 朝。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系 列山 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按,南朝 宋武帝 刘裕 为 汉高祖 弟 刘交 之后。参见“火刘”。
- 4.
祠灶释义: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致福。’案:礼灶者,老妇之祭,盛於盆,尊於瓶。《説文》、《周礼》以灶祠 祝融。《淮南子》炎帝 作火官,死为灶神。”《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光二年》:“李少君 以祠灶却老方见上。”胡三省 注:“祠灶者,祭灶以致鬼物,化丹砂以为黄金,以为饮食器,可以延年,方士之言云尔。”参见“祀灶”、“祭灶”。
- 5.
祠竈释义:祀灶。《史记·孝武本纪》:“是时 李少君 亦以祠灶、穀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司马贞 索隐:“如淳 曰:‘祠灶可以致福。’案:礼灶者,老妇之祭,盛於盆,尊於瓶。《説文》、《周礼》以灶祠 祝融。《淮南子》炎帝 作火官,死为灶神。”《资治通鉴·汉武帝元光二年》:“李少君 以祠灶却老方见上。”胡三省 注:“祠灶者,祭灶以致鬼物,化丹砂以为黄金,以为饮食器,可以延年,方士之言云尔。”参见“祀灶”、“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