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报 [shū bào]
1. 图书报刊的合称。
英[books and newspapers;]
书报 引证解释
⒈ 图书和报刊。
引巴金 《灭亡》第六章:“在他寄给妹妹的信中,他常常和她讨论社会问题,介绍新书报给她。”
国语词典
书报 [shū bào]
⒈ 图书和报纸。
例如:「书报是现代人最普及的精神食粮。」
书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刊行释义:出版发行(书报):此书年内将刊行问世。
- 2.
剪贴释义:⒈把资料从书报上剪下来,贴在卡片或本子上。⒉一种手工工艺,用彩色纸等剪成人或东西的形象,贴在纸或别的东西上。
- 3.
印刷品释义:印刷成的书报、图片等。
- 4.
巴巴结结释义:⒈状态词。⒉凑合;勉强:一般书报他巴巴结结能看懂。⒊勤奋;艰辛:巴巴结结地做着事情。他巴巴结结从老远跑来为了啥?
- 5.
开印释义:(书报、图片等)开始印刷:本报今日三点十分开印。
- 6.
正教真铨释义:真回老人著,清真书报出版。
- 7.
版面释义:⒈书报杂志上每一页的整面。⒉书报杂志的每一面上文字图画的编排形式:版面设计。
- 8.
画页释义:书报里印有图画或照片的一页。
- 9.
社会集团购买力释义:一定时期内国家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企业、事业等单位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额。社会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购买办公用品、职工劳动保护福利用品、书报杂志、文娱体育用品等。
- 10.
蔑弃释义:⒈亦作“蔑弃”。轻视,鄙弃。《国语·周语下》:“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顺时,不共神祇,而蔑弃五则。”《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包藏祸心,蔑弃顾命。”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今不知何时何人作俑,六科都给事,俱随班骏奔于太庙中矣,此皆蔑弃旧规遗制之极。”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我并不劝青年的艺术学徒蔑弃大幅的油画或水彩画,但是希望一样看重并且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⒉见“蔑弃”。
- 11.
诰谕释义:告示。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用诰谕,用刀枪,用书报,用煅炼,用逮捕,用拷问,直到去年请愿之徒,死的都是‘自行失足落水’,连追悼会也不开的时候为止,这才显出了新教育的效果。”
- 12.
近顷释义:犹近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余居 日本,见其近顷对於此事,一般舆论所趋,强半背於事理,而尤加曲誉。”鲁迅《热风·“一是之学说”》:“此外还有一个太没见识处,就是遗漏了《长春》、《红》、《快活》、《礼拜六》等近顷风起云涌的书报。”
- 13.
通俗读物释义:指专供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阅读的图书报刊。一般使用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或加注音﹑注释,并附有插图。
- 14.
阅览释义:看(书报等):阅览图书。
- 15.
阅读释义: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阅读报刊。阅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