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儒 [xiǎo rú]
1. 指眼光狭小的愚陋读书人。
例小儒规规焉。——清·黄宗羲《原君》
英[ short-sighted stupid intellectual; ]
2. 又。
例导源于小儒。
小儒 引证解释
⒈ 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
引《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脩,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脩而才,可谓小儒矣。”
杨倞 注:“皆矫其不及,故为小儒也。”
⒉ 浅陋的儒者。
引《汉书·夏侯胜传》:“建 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宋 潘兴嗣 《师道》诗:“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清 黄宗羲 《原君》:“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於天地之间,至 桀 紂 之暴,犹以为 汤 武 不当诛之。”
⒊ 旧时文人谦称自己。
引宋 陆游 《凄凄行》:“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
小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口珠释义:《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大儒臚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剥取他人口珠,是盗儒也!”
- 2.
末坐释义:亦作“末座”。座次的末位。《晋书·张凭传》:“会 王濛 就 惔 清言,有所不通,凭 於末坐判之,言旨深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唐 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宋 叶适《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君少年,能探请深处,语移日,精鋭锋起,同进皆回目盻末座。”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一白髯者南面坐,苍髯者次之,末坐者尤奇伟。”《花月痕》第十回:“不识公门桃李,许我 采秋 追随春风,参入末座否?”
- 3.
淫厉释义:⒈祸害,灾害。《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以为淫厉。”《后汉书·襄楷传》:“淫厉疾疫,自此而起。”唐 元稹《告畬竹山神文》:“播布不殖,淫厉不息。”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盖时之方昌,虽一二小儒文墨之气,必不污杂淫厉。”⒉暴戾,过于猛烈。《隋书·艺术传·万宝常》:“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
- 4.
穴见小儒释义:xué jiàn xiǎo rú 成语解释 穴:洞孔;穴见:一孔之见。比喻见识浅薄鄙陋的学者 成语出处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第六卷:“耳听小士,穴见小儒,不知五五之开方。
- 5.
诙嘲释义:亦作“詼謿”。诙谐嘲弄。《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琚 曰:‘能飞炼、詼嘲。’”胡三省 注:“《旧书》载 琚 之言曰:‘飞丹炼砂,詼谐嘲咏,可与优人比肩。’”清 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清言杂詼嘲,胜引异徵逐。”王闿运《巫山神女庙碑》:“小儒俗吏,不通天人,罔识神女主山之由,莫察诗人託諭之心,苟见奇异,肆为詼謿。”林之夏《高轩过》诗:“王霸 妻儿甘隐遯,东坡 兄弟足詼嘲。”
- 6.
门屏释义:⒈门与屏之间。《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郭璞 注:“人君视朝所宁立处。”《后汉书·礼仪志上》:“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升自宾阶。”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郑公 佇立于阶所,目之,候其掩映门屏,方回步言曰:‘大好及第举人!’”⒉借指师门、权门。唐 许浑《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诗:“自笑小儒非一鶚,亦趋门屏冀相怜。”宋 苏辙《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辙 以官守,不获躬诣门屏,谨奉启陈贺。”宋 陈师道《上曾枢密书》:“一去门屏,十年有餘,平常不为问,非怠於外,以谓无益而不为尔。”
- 7.
颛门释义:⒈谓独立门户,自成一家。 顓,通“专”。《汉书·夏侯胜传》:“胜 非之曰:‘建 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建 亦非 胜 为学疏略,难以应敌。建 卒自顓门名经。”颜师古 注:“顓与专同。专门者,自别为一家之学。”《新唐书·归崇敬传》:“近世明经,不课其义,先取帖经,顓门废业,传受义絶。”宋 洪迈《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周易》传自 商瞿 始,至 汉 初,田何 以之顓门。”⒉专长。指某一门学问。顓,通“专”。唐 刘禹锡《绝编生墓表》:“国有太学,学有舘以延顓门。”⒊专攻于某一方面的。顓,通“专”。梁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