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封书 一封书的意思
fēngshū

一封书

简体一封书
繁体一封書
拼音yī fēng shū
注音ㄧ ㄈㄥ ㄕㄨ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fēng,(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组词】: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组词】:信封。赏封。(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组词】:封侯。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4) 疆界。【组词】:封疆。封域。封界。(5) 限制。【组词】:故步自封。(6) 帝王筑坛祭天。【例句】: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组词】:一封信。(8) 姓。

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信件内容详尽丰富。

一封书的意思

一封书 [yī fēng shū]

1. 一封信。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一封书 引证解释

⒈ 一封信。

《史记·越世家》:“朱公 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 庄生。”
唐 于武陵 《客中》诗:“一封书未返,千树叶皆飞。”

⒉ 明 代一种酷刑的名称。

《明史·刑法志二》:“酷吏輒用挺棍、夹棍、脑箍、烙铁及一封书、鼠弹筝……或鞭脊背、两踝致伤以上者,俱奏请,罪至充军。”

⒊ 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一封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寸心释义:⒈微薄心意。 唐 贺遂良《赠韩思彦》诗:“意气百年内,平生一寸心。”⒉指一片诚心。宋 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明 杨立斋《一封书·题情》曲之三:“理瑶琴,罢瑶琴,总是相思一寸心。”
    • 2.
      一尺素释义:一封书信。
    • 3.
      东封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4.
      望眼释义:远眺的眼睛;盼望的眼睛。宋 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元 本 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嗟命薄,叹年艰,含羞忍泪向人前,只恐公婆悬望眼。”明 刘基《蓦山溪·晚春》词:“无计网春暉,漫赢得、遮人望眼。登高凝睇,欲寄一封书,鸿路阻。”清 吴伟业《观蜀鹃啼剧有感》:“花发春江望眼空,杜鹃声切画帘通。”李广田《山水》:“住在山圈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边……因为乱山遮住了你们的望眼。”参见“望眼欲穿”。
    • 5.
      札子释义:⒈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 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 道:‘我有心要抬举你,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面前重重保你,受道敕命回来。’”如:宋 王安石 有上皇帝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⒉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下行文书。用于发指示或委职派差。清 遯庐《童子军·警鼓》:“我那县太爷,奉了本府大人的札子,説是民间私设的学堂,一概不准学习兵操,仰该县一律禁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不到十来天工夫,他便接连着奉了两个札子,委了筹防局的提调与及山货局的会办了。”⒊
    • 6.
      踏逐释义:⒈寻访;觅求。明 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生]你与我出街坊上寻个便当人,待我寄一封书家去则个。[末]男女专当小心踏逐。”《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湖北、京西 置制使 吴拱,言西北来归之人甚众,望权令踏逐寺观安泊,分给官田,贷之牛种,权免租税,从之。”⒉宋 元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名目。由大臣访问人材,荐请朝廷辟召。宋 苏轼《与鲜于子骏》之三:“故人 刘格,字 道纯 ……公若可以踏逐辟召,幸先之。”《宋史·选举志六》:“且选才荐能而谓之踏逐,非雅名也。况委人以权而不容举其所知,岂为通术?”《元
    • 7.
      酒杯释义:⒈见“酒杯”。 ⒉亦作“酒盃”。亦作“酒柸”。喝酒用的杯子。宋 沉遘《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金 元好问《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元 揭傒斯《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明 张茅亭《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一封书是什么意思 一封书读音 怎么读 一封书,拼音是yī fēng shū,一封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封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