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须索 须索的意思
suǒ

须索

简体须索
繁体須索
拼音xū suǒ
注音ㄒㄩ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ū,(1) 必得,应当。【组词】:无须。莫须有。必须。务须。须要。(2) 等待,停留。【例句】:须留(迟留,留待)。(3) 〔须臾〕片刻,一会儿。(4) 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例句】:须眉(男子的代称)。须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5) 像胡须的东西。【组词】:须根。触须。

suǒ,(1) 大绳子或大链子。【组词】: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2) 搜寻,寻求。【组词】:索引。思索。搜索。探索。(3) 讨取,要。【组词】:索还。索求。索取。勒索。(4) 尽,毫无。【组词】:索然无味。(5) 单独。【组词】:离群索居。(6)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迫切寻求、急需。

须索的意思

须索 [xū suǒ]

1. 索取;勒索。

2. 必须,须要。

4. 一定,必定。

须索 引证解释

⒈ 索取;勒索。

《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 振武 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 圣美。”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 辽 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 京 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

⒉ 必须,须要。

《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
《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亲家请俺两口儿吃酒,须索走一遭去。”
明 康海 《粉蝶儿·代友人宦邸书怀》套曲:“论孤高须索向 青门 学种瓜,论读书怎可似 庄周 言飘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今日约到冶城道院,同看梅花,须索早去。”

⒊ 一定,必定。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


国语词典

须索 [xū suǒ]

⒈ 一定、必须。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当回话。须索走一遭去来。」
《西游记·第九回》:「常言道:『恩将恩报。』我今日须索救他性命,以报目前之恩。」

⒉ 勒索。

《新唐书·卷一六五·郑余庆传》:「以沙陀兵奄入其地,壁汾东,释言讨贼,须索繁仍。」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


须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兀剌赤释义:⒈亦作“ 兀赤 ”。 ⒉蒙古语的音译。马夫;管理驿马的人。 元 火源洁 《华夷译语》卷上:“马夫,曰兀剌赤。” 元 施惠 《幽闺记·奉使临番》:“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 明 朱有燉 《桃源景》第四折:“[浄白]:‘俺是 蒙豁阿 堵兀赤。’[末白]:‘他説他是 达达 人放马的。’”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俺那里吃得勾,须索多讨些个。”
    • 2.
      小桃释义: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欧阳公、梅宛陵、王文恭 集皆有小桃诗。欧 诗云:‘雪里花开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便须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初但谓桃花有一种早开者耳。及游 成都,始识所谓小桃者,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曾子固《杂识》云:‘正月二十,开 天章阁 赏小桃。’正谓此也。”宋 王珪《小桃》诗:“小桃常忆破正红,今日相逢二月中。”
    • 3.
      打筋斗释义:⒈见“打筋斗”。 ⒉亦作“打觔斗”。翻跟斗。宋 朱熹《夜宿方广闻长老守荣化去敬夫感而赋诗因次其韵》:“只么虚空打筋斗,思君辜负百年身。”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某正在空地上学打觔斗,有父亲呼唤,须索走一遭去。”
    • 4.
      説话中间释义:一会儿。 形容时间短暂。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説话中间,可早来到丞相府了。”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有 范天章 学士令人来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説话中间,可早来到也。”亦作“説话之间”。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説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清 洪昇《长生殿·觅魂》:“説话之间,早来到海东边万仞峯巔。”
    • 5.
      议事堂释义:古代商议军国大事的殿堂。《宋史·儒林传三·杨万里》:“会 高宗 崩,孝宗 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 上疏力諫。”元 袁桷《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康阎公神道碑铭》:“桷 尝以院属侍公入议事堂,鵠峙山立,中外各改容以奉。”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 吕夷简 正在私宅閒坐,有 范学士 在于议事堂,令人来请,须索去走一遭。”
    • 6.
      还心愿释义:还愿。《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 东岳 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十出:“我从你爷爷在日,已曾许下 东岳 三年香愿。已还两年了,今年一年便还足。孩儿,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亦作“还愿心”。《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那殿里拴娃娃的,又有送了一窝泥儿垛的猪狗来,説是还愿心的。”
    • 7.
      邮人释义:⒈传递公文书信的人。汉 王充《论衡·定贤》:“先师古语,到今具存,虽带徒百人以上,位博士文学,邮人门者之类也。”⒉驿站的小吏。《新唐书·藩镇传·李载义》:“时大酋 李畅 者,晓华人语,尤凶黠。既就馆,横须索,抶疻邮人。”《旧唐书》作“驛吏”。⒊指集邮的人。《人民邮电报》19:“去年首套‘庚午年’邮票一出,即引起邮人议论纷纷。”⒋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荀子·成相》:“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杨倞 注:“不可尤责於人,自美其身。”
    • 8.
      须索释义:⒈索取;勒索。 《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 振武 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 圣美。”《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 辽 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 京 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⒉必须,须要。《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今

须索(xu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须索是什么意思 须索读音 怎么读 须索,拼音是xū suǒ,须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须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