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豢龙 豢龙的意思
huànlóng

豢龙

简体豢龙
繁体豢龍
拼音huàn lóng
注音ㄏㄨㄢˋ ㄌ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àn, ◎ 喂养,特指喂养牲畜。【组词】:豢养。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基本含义

豢龙意指驯养龙,比喻驯服厉害的人或物。

豢龙的意思

豢龙 [huàn lóng]

1. 养龙。传说中本为氏名,亦借用为古官名。

3. 古代名马。

豢龙 引证解释

⒈ 养龙。传说中本为氏名,亦借用为古官名。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以降露成池,蓄龙为圃。及乎 夏 代,世载绵絶,时有豢龙之官。”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六:“生尝畏世諳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

⒉ 古代名马。

《梁书·张率传》:“风被之域,越险効珍,軨服乌号之骏,騊駼豢龙之名。”


豢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刘累释义: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宋 梅尧臣《文惠师赠新笋》诗:“刘累 死,龙不驯。世间事,不识真。”
    • 2.
      土基释义:用土筑成的台基。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庄公 升坛”汉 何休 注:“土基三尺、土阶三等曰坛。”《汉书·翼奉传》:“孝文 欲作一臺,度用百金,重民之财,废而不为,其积土基,至今犹存。”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春秋左传》载 豢龙氏 事,至今 曹州 定陶 城东北三十里尚有 豢龙氏池,其村亦有土基。”
    • 3.
      御龙释义:复姓。相传 夏 时 刘累 学驯养龙以事 孔甲,赐姓 御龙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晋 陶潜《命子》诗:“御龙 勤 夏,豕韦 翼 商。”逯钦立 校注:“言 御龙 曾任职 夏 朝,豕韦 又辅佐 商 朝。《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 曰,昔 匄 之祖,自 虞 以上,为 陶唐氏,在 夏 为 御龙氏,在 商 为 豕韦氏,在 周 为 唐杜氏。”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夏禹 之鼎,宝命集於 周 朝;
    • 4.
      谓爲释义:说是,以为。 明 刘基《郁离子·瞽聩》:“商陵君 谓为豢龙来,矢螘以邀之。”
    • 5.
      豢龙氏释义:氏族名。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 豢龙氏,有 御龙氏。”参见“豢龙”。
    • 6.
      赐氏释义:古时贵者有氏,贱者无氏,有功则君主赐氏以示尊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 陶唐氏 既衰,其后有 刘累,学扰龙于 豢龙氏,以事 孔甲,能饮食之。夏后 嘉之,赐氏曰 御龙,以更 豕韦 之后。”
    • 7.
      飂叔安释义:飂,古国名。叔安,其君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 飂叔安,有裔子曰 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 舜,帝赐之姓曰 董,氏曰 豢龙。”杜预 注:“飂,古国也。叔安,其君名。”亦省称“飂叔”。唐 李贺《马诗》之九:“飂叔 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 8.
      龙鹤释义:⒈龙与鹤。 《拾遗记·后汉》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迷情狗马,爱好龙鹤,非明王之所闻示於后也。”齐治平 校注:“夏 帝 孔甲 命 刘累 为之豢龙,见《史记·夏本纪》。叶公 好龙,见《新序·杂事》。又‘衞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见《左传》閔公 二年。”⒉指仙人的坐骑。唐 陈子昂《南山家园》诗:“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唐 曹唐《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太一天坛 降 紫君,属车龙鹤夜成羣。”
豢龙是什么意思 豢龙读音 怎么读 豢龙,拼音是huàn lóng,豢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豢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