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行 商行的意思
shāngháng

商行

简体商行
繁体
拼音shāng háng
注音ㄕㄤ ㄏ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g,(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组词】: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2) 买卖,生意。【组词】: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组词】: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组词】:商数。(5) 中国朝代名。【组词】:商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商业行为或商业活动。

商行的意思

商行 [shāng háng]

1. 指较大的商店。

[trading company;]

商行 引证解释

⒈ 商业同行组成的行会。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宋朝 自京都至州县城镇,同业的商业,都组织成‘商行’。”

⒉ 较大的商店。


国语词典

商行 [shāng háng]

⒈ 规模较大的商店。


商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行释义:中国 旧时买卖生丝的商行。其性质为中间商,盛行于 江 浙 等省。
    • 2.
      买办释义: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效劳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在中国,指为外国资本家开设的商行、公司、银行等做事的中间资产阶级,他们受外国资本家的雇用,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推销商品、掠夺资源,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是旧中国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参见〔买办资产阶级〕⒉负责采购商品的人员。特指明代专门供应宫廷用品的商人。
    • 3.
      免行钱释义:宋 代除向工商行户收取商税外,官府需要的物料人工,都向各行勒派,行户不胜其苦。熙宁 六年改为用钱折算,称为“免行钱”。《宋史·王安石传》:“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免行户祗应。”
    • 4.
      兑换券释义:⒈政府或银号、商行等发行的可以兑换的周转券或流通券。凭券可向发行处换取现金。⒉指交换的凭据或手段。
    • 5.
      公烟释义:⒈旧时官方准许经售的鸦片烟。⒉对外国商行输入的“公班烟”(即鸦片)的简称。
    • 6.
      分店释义:一个商店分设的店:这家商行去年又开设了两家分店。
    • 7.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8.
      商主体释义:又称商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商事法律关系,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商行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9.
      土栈释义:贩运、囤积鸦片的商行。郑观应《盛世危言·禁烟上》:“若为上者吸烟而欲禁群下之不吸,虽朝申一令焉曰禁烟馆,暮申一令焉曰禁土栈,而民将嗤嗤然笑之以鼻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是个 四川 人,十年头里,在 上海 开了一家土栈,通了两家钱庄。”
    • 10.
      寄附铺释义:唐 宋 时一种代人出售物品并放高利贷的商行。类似后世之当铺与寄卖商店。唐 蒋防《霍小玉传》:“﹝ 霍小玉 ﹞资用屡空,往往私令侍婢卖篋中服玩之物,多託於西市寄附铺 侯景先 家货卖。”《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六引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寄附铺》:“今世所在市井,有寄附铺,唐 世已然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唐 时商业多至二百余行,每行总有较大的商店。据现有材料看,最大的商业当是放高利贷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类似后世的当铺。”
    • 11.
      总行释义:银行或商行的总机构。
    • 12.
      抑配释义:强行摊派。 唐 陆贽《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已后官司应有市糴者,各须先付价直,不得赊取抑配。”宋 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兼访闻河上人夫,亦自难得,名为和雇,实多抑配。”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五》:“若 王介甫 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於抑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官府还向商行抑配科差,或借口军需,向商人借钱。”
    • 13.
      投行释义:宋 时参加商行之称。《文献通考·市籴一》:“仰各自诣官投充行人,纳免行钱,方得在市卖易;不赴官自投行者有罪。”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宋 朝自京都到州县城镇,同业的商业都组织成商行,入行的商户称行户;参加商行叫‘投行’。”
    • 14.
      拍卖释义:⒈以委托寄售为业的商行当众出卖寄售的货物,由许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更高的价时,就拍板或击槌,表示成交。 ⒉称减价抛售;甩卖:大拍卖。
    • 15.
      拍板释义:⒈打拍板:你唱,我来拍板。 ⒉商行拍卖货物,为表示成交而拍打木板。⒊比喻主事人做出决定:拍板定案。这件事得由厂长拍板。⒋打击乐器,用来打拍子。一般用三块硬质木板做成,互相打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 16.
      斗行释义:⒈粮食商行。⒉亦作“鬭行”。争斗行为。
    • 17.
      木行释义:⒈谓五行说中的木德。 隋 李德林《为周禅隋诏》:“木行已谢,火运既兴,河 洛 出革命之符,星辰表代终之象。”⒉草木类。犹言植物。宋 陈普《莲花赋》:“夫天地之生物,各品类以赋形,惟木行之为盛,分四序而敷荣。”⒊旧时经营木材的商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还有这里 虹口 鸿泰木行一个出店,也是个花翎、参将衔的都司。”
    • 18.
      权益资本释义:又叫权益性资本,它是指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本金,减去负债后的余额,而资本金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合计,资本金合计包括企业各种投资主体注册的全部资本金。
    • 19.
      毛盘释义:旧时指 上海 交易所或商行中,由卖方最初提出而买方尚未还价的价格。
    • 20.
      洋行释义:旧时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中国人开的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

商行(shang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商行是什么意思 商行读音 怎么读 商行,拼音是shāng háng,商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商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