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莱释义:⒈古地名。《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盬于 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韦昭 注:“东莱,齐 东夷也。”按,在今 山东省 北胶河 以东。⒉宋 诗人 吕本中,字 居仁,著有《东莱先生诗集》;宋 哲学家、文学家 吕祖谦,字 伯恭,著有《东莱集》。因用以为他们的别称。宋 叶适《陈伯明建读书堂于仙都岩余为作<仙都行>以坚其成》:“东莱、龙川 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此指 吕祖谦。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杂篇下》:“东莱 之 吕,前 居仁,后 伯恭。”
- 2.
从祀释义:犹配享,附祭。《新唐书·礼乐志五》:“ 永徽 中,復以 周公 为先圣, 孔子 为先师, 颜回 、 左丘明 以降皆从祀。”《元史·祭祀志五》:“ 皇庆 二年六月,以 许衡 从祀,又以先儒 周敦颐 、 程顥 、 程颐 、 张载 、 邵雍 、 司马光 、 朱熹 、 张栻 、 吕祖谦 从祀。 至顺 元年,以 汉 儒 董仲舒 从祀。”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从祀》:“ 周 、 程 、 张 、 朱 五子之从祀,定於 理宗 淳祐 元年, 颜 、 曾 、 思 、 孟 四子之配享,定於 度宗 咸淳 三年,自此之从,国无异论
- 3.
何仙姑释义:传说中的女仙人。八仙之一。后世又加附会敷演,谓为 零陵 人,採茶山中,为 吕洞宾 所度,成为 吕洞宾 弟子。见《续道藏·吕祖志》。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永州 有 何 氏女,幼遇异人,与桃食之,遂不饥无漏。自是能逆知人祸福,乡人神之,为构楼以居,世谓之 何仙姑。”明 汤显祖《邯郸梦·度世》:“先是贫道度了一位 何仙姑 来此,逐日扫花。近奉 东华帝 旨,何姑 证入仙班。”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有女 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 何仙姑 之为人。”
- 4.
厌毒释义:憎恨。 《后汉书·陈蕃传》:“陛下虽厌毒臣言,凡人主有自勉强,敢以死陈。”《北齐书·李浑传》:“黑獭游魂关右,人神厌毒,连岁凶灾,百姓怀土。”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既知内外厌毒,虑见摧败。”宋 吕祖谦《卧游录》:“贫道栖荆累稔,年衰疹积,厌毒人喧,所以远记岷界,卜居斯阜。”
- 5.
吕洞宾释义:号纯阳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曾在终南山隐居修道,手持宝剑,通称吕祖。
- 6.
吕祖释义:见“吕祖师”。
- 7.
婺学释义:南宋 以 吕祖谦 为代表的理学派别。 因 吕祖谦 等人均为 婺州 人,故称。又称“金华学派”。婺学首倡经世致用,对 朱熹 和 陆九渊 的争论持调和折衷态度。
- 8.
宋文鉴释义: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 9.
徧覩释义:普遍见到;观览周遍。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乎?”宋 吕祖谦《卧游录》:“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
- 10.
探端释义:探求事物的本始。 《礼记·中庸》“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汉 郑玄 注:“三知者,皆言其睹末察本,探端知绪也。”《纲鉴会纂·汉宣帝》“冬十二月,帝崩,太子奭 即位”引 宋 吕祖谦 曰:“惟是原始要终,探端穷本,知吾道虽有岁月之迟,而终成千百年之安。”
- 11.
煞实释义:确实。 《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人去了。自此以后,煞实与 珍哥 置办年节。”《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吕祖阁 那个住持道士 张水云,那一日等真君不见回去,煞实的喜了个够。”
- 12.
蓬莱阁释义:⒈阁名。在 山东省 蓬莱县 北 丹崖山 上。宋 嘉祐 年间建阁,明 万历 年间增建了 吕祖殿、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宋 孔平仲《寄常文》诗:“蓬莱阁 下花多少,清旷亭 前水浅深。”⒉指秘书省或秘书监。唐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暂阻 蓬莱阁,终为江海人。”亦省作“蓬阁”。唐 孟浩然《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诗:“永怀 蓬阁 友,寂寞滞 扬云。”唐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移官 蓬阁 后,穀贵殁潜夫。”参见“蓬莱”。
- 13.
讲会释义:⒈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⒉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始于南宋吕祖谦主持的朱熹、陆九渊进行论战的“鹅湖之会”。
- 14.
邱壑释义:⒈深山与幽壑。多借指隐者所居。宋 吕祖谦《卧游录》:“顾长康 画 谢幼舆 在巖石里。人问其所以,顾 曰:‘谢 云一邱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邱壑中。’”明 瞿佑《归田诗话·谢公墩》:“公《咏史》云:‘穰侯 老擅 关中 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则公不独欲专朝廷,虽邱壑亦欲专而有之。”清 李来泰《觉尘余故人子也以僧来谒书此赠之》诗:“江湖远道难通问,邱壑终身不疗飢。”清 郑鉽《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图>》诗:“邱壑诗中见,云烟画里逢。”⒉喻深远的意境。清 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摹
- 15.
鹅湖释义:亦作“鵞湖”。 山名。亦为书院名。江西省 铅山县 北 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 末有 龚氏 者,畜鹅于此,因名 鹅湖山。宋 淳熙 二年 朱熹 与 吕祖谦、陆九渊 兄弟讲学 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 中赐额“文宗书院”,明 正德 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唐 张演《社日村居》诗:“鹅湖山 下稻粱肥,豚穽鸡栖对掩扉。”《宋史·儒林传四·陆九渊》:“九渊 尝与 朱熹 会 鹅湖,论辨所学,多不合。”清 查慎行《淳如招游莲花洞》诗之四:“指点 鵞湖 榛莽路,讲堂片席待重开。”参阅《嘉庆一统志·广信府·鹅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