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依据 依据的意思

依据

简体依据
繁体依據
拼音yī jù
注音ㄧ ㄐ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靠,仗赖。【组词】:依靠。依傍(➊依靠;➋摹仿,多指艺术、学问)。依恋。依偎。依存。依附。归依。(2) 按照。【组词】:依照。依旧。依据。依次。(3) 顺从,答应。【组词】:依从。依顺。依允。(4) 亲密的样子。【例句】:“有依其士”。

jù jū,(1) 凭依、倚仗。【组词】:据点。据险固守。(2) 占有。【组词】:窃据。盘据。据为己有。(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组词】: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4) 按照。【组词】: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1) 〔拮据〕见“拮”。

基本含义

根据、依照

依据的意思

依据 [yī jù]

1. 基础。

[ foundation; basis; ]

2. 按照。

依据上述意见。

[ listen to; comply with; ]

依据 引证解释

⒈ 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

《释名·释言语》:“基,据也。在下,物所依据也。”
《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攸之 起事, 羣 从下 郢,於路先叛,结柴於 三溪,依据深险。”
宋 司马光 《袝庙议》:“事不经见,难可依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依据这个所谓‘先南后北’的方针, 宋太祖 在九六二年分派众将驻守北边和西北各州。”

⒉ 作为根据或依托的事物。

《礼记·曲礼上》:“必则古昔称先王”
汉 郑玄 注:“言必有依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沽河》:“夹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险凭固,易为依据。”
清 俞樾 《<七侠五义>序》:“簫管中郎,衣冠优孟,本无依据,何惮更张?”
陈毅 《渡黄河作歌》:“国贼授首看日近,狗党狐羣失依据。”


国语词典

依据 [yī jù]

⒈ 根据。

汉·许冲〈上书进说文〉:「盖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据。」
《魏书·卷五五·刘芳传》:「臣以庸蔽,谬忝今职,考括坟籍,博采群议,既无异端,谓粗可依据。」

凭据 根据


依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凭据释义:据以作为凭证的事物。
    • 2.
      根据释义:⒈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根据气象台预报,今天有雨。根据群众的意见,重新修改了计划。⒉作为根据的事物:说话要有根据。⒊指事物本身固有的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相对。

依据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凭空释义:也作平空。没有根据地:凭空设想。

依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2.
      七日一周释义:古人依据星球运转规律计算时间形成年、月、日的周期。
    • 3.
      三论释义:⒈指所论三事。⒉《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⒊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 4.
      不见经传释义:经传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 5.
      不足为据释义: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 6.
      业绩奖金释义:绩奖金也称一次性奖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业绩薪酬计划,从广义上来讲,它属于业绩加薪的范畴,但是却不是在基本薪酬基础上的累积性增加,而是一种一次性支付的业绩加薪,因为员工年终依据本人或组织绩效得到的奖金并不计入基本薪酬。
    • 7.
      为之地释义:⒈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 《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⒉代为疏通说项;帮忙。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为地”。明 陶宗仪《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
    • 8.
      主令电器释义:依据GB/T18定义,主令电器是用作闭合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出指令或作程序控制的开关电器。
    • 9.
      主观释义:⒈哲学范畴。指属于人的意识、精神方面的东西。与“客观”相对。⒉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的愿望、偏见(办事)。与“客观”相对。
    • 10.
      乘正释义:依据正道。
    • 11.
      乡评释义: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 12.
      乡贡进士释义: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 13.
      事实依据释义:将客观存在与理论依据相对应。
    • 14.
      事律释义:⒈谓依据法律行事。⒉指汉时于秦律之外所增有关赋役方面的法律。
    • 15.
      五决释义:五决即是依据五脏之脉来决断疾病,故又称五脉。
    • 16.
      五格数理释义:五格数理(81数理)是日本人熊崎健翁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以其所谓的81数理,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
    • 17.
      以名取士释义:名:名声;取:取用。 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
    • 18.
      任土作贡释义:依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
    • 19.
      任地释义:⒈犹任土。按照土地的不同情况征收赋税。⒉利用土地。⒊依据、凭借地势。
    • 20.
      会逮释义:谓依据文书接受逮捕。

依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2.
      七日一周释义:古人依据星球运转规律计算时间形成年、月、日的周期。
    • 3.
      三论释义:⒈指所论三事。⒉《论语》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⒊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 4.
      不见经传释义:经传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 5.
      不足为据释义: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 6.
      业绩奖金释义:绩奖金也称一次性奖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业绩薪酬计划,从广义上来讲,它属于业绩加薪的范畴,但是却不是在基本薪酬基础上的累积性增加,而是一种一次性支付的业绩加薪,因为员工年终依据本人或组织绩效得到的奖金并不计入基本薪酬。
    • 7.
      为之地释义:⒈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 《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⒉代为疏通说项;帮忙。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为地”。明 陶宗仪《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
    • 8.
      主令电器释义:依据GB/T18定义,主令电器是用作闭合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出指令或作程序控制的开关电器。
    • 9.
      主观释义:⒈哲学范畴。指属于人的意识、精神方面的东西。与“客观”相对。⒉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自己的愿望、偏见(办事)。与“客观”相对。
    • 10.
      乘正释义:依据正道。
    • 11.
      乡评释义: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 12.
      乡贡进士释义: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而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 13.
      事实依据释义:将客观存在与理论依据相对应。
    • 14.
      事律释义:⒈谓依据法律行事。⒉指汉时于秦律之外所增有关赋役方面的法律。
    • 15.
      五决释义:五决即是依据五脏之脉来决断疾病,故又称五脉。
    • 16.
      五格数理释义:五格数理(81数理)是日本人熊崎健翁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并以其所谓的81数理,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
    • 17.
      以名取士释义:名:名声;取:取用。 依据名望的高低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
    • 18.
      任土作贡释义:依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
    • 19.
      任地释义:⒈犹任土。按照土地的不同情况征收赋税。⒉利用土地。⒊依据、凭借地势。
    • 20.
      会逮释义:谓依据文书接受逮捕。

依据造句

1.应该依据他本人的特长和工作需要,妥善安排,使其能更好地发挥一技之长。

2.要证明这一点,口说不足为凭,还应有事实依据

3.用人要以人品、能力为取舍依据,不应以貌取人。

4.至少依据这个指标观察,股票不再被明目张胆地高估了。

5.我觉得你说的这些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没有一点依据

6.要建立各种条令法规,使一切活动都有个规矩准绳作为依据

7.依据老师的解说,触类旁通,解决了许多问题。

8.不以事实为依据的推测往往是荒谬的。

9.你好,依据你所说,有什么不适需要去医院检查确诊,听听专业医生意见。

10.风里,我知道自己的忧伤是那么的脆弱和毫无依据,可我却傻傻地握在手里,不愿丢弃。

11.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12.法官断案,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3.依据给出的文字,在横线上各仿写一句话,句式要相同,语意要切合语境。

14.她的看法既有分析,又有依据

15.老师依据班委反映的情况,又亲自做了实际调查,才着手处理问题。

16.出门之前,依据步行的时间和强度思索要穿的鞋子。

17.人是轻信的动物,必须得相信点什么。如果这种信仰没有什么好的依据,糟糕的依据也能对付。

依据(yij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依据是什么意思 依据读音 怎么读 依据,拼音是yī jù,依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依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