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凶年 凶年的意思
xiōngnián

凶年

简体凶年
繁体
拼音xiōng nián
注音ㄒㄩㄥ ㄋ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ōng,(1) 不幸的,不吉祥的。【组词】:吉凶。凶信。(2) 庄稼收成不好。【组词】:凶年饥岁。(3) 恶。【组词】:凶暴。凶恶。凶顽。凶相(xiàng )。凶神恶煞。(4) 关于杀伤的。【例句】:行(xíng )凶。帮凶。(5) 厉害,过甚。【组词】:雨凶风狂。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基本含义

指年景不好,灾害频发的年份。

凶年的意思

凶年 [xiōng nián]

1. 荒年。

[famine year;]

凶年 引证解释

⒈ 荒年。

《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虽累凶年,民弗病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如是则水旱不能忧,凶年不能累也。”
唐 薛能 《题逃户》诗:“几界事农桑,凶年竟失乡。”


国语词典

凶年 [xiōng nián]

⒈ 收成不好、闹饥荒的年岁。唐·薛能〈题逃户〉诗:「几界瞢农桑,凶年竟失乡。」也作「凶岁」。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荒年

丰年


凶年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荒年释义:农作物收成很坏或没有收成的年头儿;荒歉的年头儿。
    • 2.
      歉岁释义:庄稼收成不好的年份。

凶年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丰年释义:农作物丰收的年头儿(跟“歉年”相对):瑞雪兆丰年。

凶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牲释义: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礼记·杂记下》:“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祀以下牲。’”郑玄 注:“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祀不悬,祀以下牲。’”王肃 注:“当用大牢者用少牢。”
    • 2.
      丧荒释义:指诸侯臣下的丧事及荒年。 《周礼·天官·大宰》:“三曰丧荒之式。”郑玄 注:“荒,凶年也。”贾公彦 疏:“丧谓若诸侯诸臣之丧,含襚、赠奠,賻賵之类。”
    • 3.
      丰膏释义:犹肥沃。 《韩诗外传》卷三:“故丰膏不独乐,磽确不独苦。虽遭凶年飢岁,禹 汤 之水旱,而民无冻饿之色。”
    • 4.
      仍旧贯释义:依照旧例办事。 《论语·先进》:“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凶年不备,丰年补败,仍旧贯而不改作。”《魏书·高宗纪》:“宜仍旧贯,何必改作也。”
    • 5.
      休粮释义:⒈亦作“休粮”。谓停食谷物。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朮饵,令人肥健,可以负重涉险,但不及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以与老小休粮,人不能别之,谓为米脯也。”唐 贾岛《山中道士》诗:“头髮梳千下,休粮带瘦容。”清 吴伟业《海市》诗之二:“仙家囷为休粮闭,河伯 宫因娶妇开。”⒉见“休粮”。
    • 6.
      凶岁释义:⒈凶年,荒年。《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宋 苏轼《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欲将百瀆起凶岁,免使甔石愁 扬雄。”明 刘基《拟连珠》之六八:“积仓之家,独喜凶岁;舞法之吏,不乐清朝。”吴恭亨《得君复上海书却寄》诗之二:“凶岁大兵儼相接,长蛇封豕欲安归。”⒉旧谓不吉利的年份。巴金《神·鬼·人》:“中国 人也有所谓凶岁罢。我们是以三十三岁为凶岁的。这年纪是一个很大的难关。”
    • 7.
      凶年恶岁释义:凶年:年成很坏。指饥荒的年头。
    • 8.
      凶年饥岁释义: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
    • 9.
      凶年释义:荒年:凶年饥岁。
    • 10.
      凶札释义:谓五谷歉收,疾疫流行。《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徵。”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凶,谓凶年饥荒也;札,谓疾疫死亡也。越 人谓死为札。”《周礼·地官·均人》:“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贾公彦 疏:“凶谓年穀不孰,札谓天下疫病。”《隋书·食货志》:“若艰凶札,则不徵其赋。”
    • 11.
      凶灾释义:凶年灾荒。亦泛指灾难,灾祸。《礼记·月令》:“先雷三日,奋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汉书·朱邑传》:“大司农 邑,亷洁守节,退食自公……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閔之。”宋 陆游《即席》诗之一:“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清 刘大櫆《乞里人共建义仓引》:“去年凶灾,民皆飢乏。”
    • 12.
      出钱释义:⒈放债;贷钱于人。《史记·孟尝君列传》:“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於 薛。岁餘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高柔 ﹞又曰:‘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 焦子文,求不得。’”⒉拿出钱来。《汉书·文翁传》:“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飭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閤。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宋史·食货志上四》:“又农民出钱难於出力,若遇凶年,则卖庄田、牛具、桑柘,以钱纳官。”《水浒传》第三六回:“那教
    • 13.
      劝分释义:劝导人们有无相济。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穡,劝分,此其务也。”杜预 注:“劝分,有无相济。”杨伯峻 注:“劝分者,劝其有储积者分施之也。”《国语·晋语》:“懋穡劝分,省用足财。”韦昭 注:“劝有分无。”元 揭傒斯《逸士陈君墓志铭》:“凶年飢岁,发廩賑贷,不待劝分。”清 黄宗羲《赵州李公救菑记》:“从来救菑之法……曰发仓廪,曰劝分,如此而已。”
    • 14.
      取盈释义:谓取足赋税。《孟子·滕文公上》:“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韩方》:“各州县如数取盈,甚费敲扑。”清 贝青乔《哀甬东》诗:“往时催科笞在臀,今时催科刃在颈。嗟尔不许官取盈,堂堂师出诚有名。”
    • 15.
      周利释义:谓财利富足。语本《孟子·尽心下》:“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杀。”朱熹 集注:“周,足也。”严复《有如三保》:“又有一种自命智计之士,以谓周利则凶年不杀,故明知国势既危,其心之谋利益至。”
    • 16.
      大凶释义:⒈大荒之年。《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郑玄 注:“凶,凶年也。”贾公彦 疏:“大凶,则《曲礼》云‘岁凶,年穀不登’是也。”《管子·八观》:“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凶。小凶三年而大凶。”尹知章 注:“比三年不熟,故曰大凶也。”⒉凶祸,谓死灭。《国语·越语下》:“天节不远,五年復反,小凶则近,大凶则远。”韦昭 注:“大凶,谓死灭。”
    • 17.
      夭札释义:遭疫病而早死。《左传·昭公四年》:“癘疾不降,民不夭札。”杜预 注:“短折为夭,夭死为札。”唐 陈子昂《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当夭札之凶年,致昇平之稔岁。”清 李渔《风筝误·凯宴》:“田无水旱,民无夭札,境无烽燹。”
    • 18.
      币玉释义:帛和玉,古代用以祭祀的礼品。《礼记·曾子问》:“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事不悬,祀以下牲。”王肃 注:“君所祈请用币及玉,不用牲也。”
    • 19.
      忧耻释义:谓感到忧虑耻辱。《晏子春秋·谏上九》:“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
    • 20.
      息利释义:利息。 唐 白居易《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新唐书·食货志五》:“议者以两省、尚书省、御史臺总枢机,正百寮,而倍称息利,非驭官之体。”
凶年是什么意思 凶年读音 怎么读 凶年,拼音是xiōng nián,凶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凶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