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尾 [bào wěi]
1. 豹的尾巴。
2. 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3.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4.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5.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7.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豹尾 引证解释
⒈ 豹的尾巴。
引《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⒉ 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引《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又闻豹尾已建,戎轩鶩驾,陛下将復劳玉躬,扰挂神思。”
《晋书·沉充传》:“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不还也。’”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旌节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长 魏 师。”
《宋史·舆服志二》:“宋 凡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龙、虎各一,旌一,节一,麾枪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
⒊ 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引汉 蔡邕 《独断》下:“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也,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车悬豹尾。”
《宋书·武帝纪上》:“公亲鼓之,贼乃大奔。 超 遁还 广固。获 超 马、伪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师。”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诣景灵宫仪仗》:“卤簿仪仗,有高旗大扇,画戟长矛,以五色。介胄跨马之士,或小帽锦绣抹额者……或持竿上悬豹尾者,持短竿者。”
⒋ 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参见“豹尾车”。
引唐 骆宾王 《王昭君》诗:“敛容辞豹尾,缄怨度龙鳞。”
宋 叶适 《蔡尚书挽词》:“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纪元韵》:“林外琱戈随豹尾,峰头黄繖傍龙媒。”
⒌ 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引《协纪辨方书·豹尾》引《乾坤宝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黄旙对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纳奴婢、进六畜及兴造,犯之者破财物,损小口。”
⒍ 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引唐 王勃 《乾元殿颂》:“歌呈豹尾,舞进鳶肩。”
豹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豹释义:指肥大的豹尾。古时悬于皇帝车驾的最后一辆。
- 2.
九曜释义:⒈指北斗七星及辅佐二星。《文子·九守》:“天有四时、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节。”唐 韩偓《梦中作》诗:“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臺。”⒉亦称“九执”。指梵历中的九星。梵历以九星配日,而定其日之吉凶。九星为:一、日曜(太阳),二、月曜(太阴),三、火曜(荧惑星),四、水曜(辰星),五、木曜(岁星),六、金曜(太白星),七、土曜(镇星),八、(黄旛星),九、计都(豹尾星)。九星与日时相随逐而不离,
- 3.
勾绞释义:古代术数家所谓凶辰名。《旧唐书·吕才传》:“今检《长历》,庄公 生当乙亥之岁,建申之月……又犯勾绞六害,背驛马三刑,当此生者,并无官爵。”前蜀 杜光庭《孙途司马本命醮词》:“况命年天符临勾绞之方,小运当伏吟之位,十三宿内,月孛所经,大运行年,犹居冲破,以兹疑惧,恐履灾凶。”明 汪廷讷《狮吼记·谈禅》:“天心朗朗,善曜者几。中有天狗天贼,勾绞毛头,黄旛豹尾,见则凶灾立至。”
- 4.
带剑释义:⒈佩剑。《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史记·秦本纪》:“简公 六年,令吏初带剑。”唐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读书復骑射,带剑游 淮阴。”⒉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赐 延 钱及带剑佩刀。”⒊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王利器 集解引 司马光《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
- 5.
法从释义:⒈跟随皇帝车驾;追随皇帝左右。《汉书·扬雄传上》:“又是时 赵昭仪 方大幸,每上 甘泉,常法从,在属车间豹尾中。”颜师古 注:“法从者,以言法当从耳,非失礼也。一曰从法驾也。”明 归有光《顾夫人八十寿序》:“公以宿学元老,侍经幄,备顾问,从容法从,三十餘年。”⒉指皈依佛法的弟子。明 无名氏《四贤记·社会》:“你本是将臺上的先锋,那里是空门中的法从!”
- 6.
竖豹尾释义:古代帝王属车最后一乘建豹尾。
- 7.
讥呵释义:⒈亦作“讥訶”。 讥责非难。《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邕 不敢怀道迷国,而切言极对,毁刺贵臣,讥呵竖宦。”《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好 公羊《春秋》而讥呵 左氏。”宋 苏辙《东西京二绝》之一:“宓妃 何预词臣事,指点讥訶豹尾中。”姚锡钧《论诗绝句·黄遵宪》:“蛮语娵隅信有无,莎欧 夺席杂讥訶。”⒉稽查盘问。宋 文同《谢韩运判》:“讥訶免於羣掾,敲扑逭於诸胥。”《明史·杨嗣昌传》:“造飞梁,设横枑,陈利兵而讥訶,非符要合者不得渡。”清 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訶。”王蘧常 汇注:“《广
- 8.
豹乘释义:即豹尾车。
- 9.
豹尾释义:⒈豹的尾巴。 ⒉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⒊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⒋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⒌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⒍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 10.
豹尾旛释义:以豹尾装饰的旗帜,用于天子仪仗。
- 11.
豹尾枪释义:用豹尾装饰的枪,为天子侍卫所执。
- 12.
豹尾班释义:指随驾出行的一班近侍官员。 因天子乘舆有豹尾车而得名。
- 13.
豹尾车释义:用豹尾装饰的车子。帝王属车之一。
- 14.
迎车释义:指迎娶之车。《南史·后妃传上·齐高昭刘皇后》:“年十七,裴方明 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旂豹尾,有异於常,后喜而从之。”
- 15.
黄旛释义:亦作“黄幡”。黄色的长幅下垂的旗子。宋 周密《齐东野语·滕茂实》:“敛我不须衣,裹尸以黄旛,题作 宋 臣墓,篆字当深刊。”元 揭傒斯《题<桃源图>》诗:“黄旛青剑北,紫盖白云来。”明 沉鲸《双珠记·狱中冤恨》:“丧门白虎犹黏体,又撞黄旛豹尾来。”清 允禄 等《协纪辨方书·义例一》:“《乾坤宝典》曰:‘黄旛者,旌旗也,常居三合墓辰,所理之地,不可开门取土、嫁娶、纳财、市买及有造作……’曹震圭 曰:‘黄旛者,岁君安居之位,华盖也。故取三合五行墓辰,墓者土也,故言其黄洞。’”
- 16.
鼇头释义:⒈唐 宋 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因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 唐 姚合《和卢给事酬裴员外》:“鸳鷺簪裾上 龙尾,蓬莱宫殿 压鼇头。”五代 李瀚《留题座主和凝旧阁》:“座主登庸归凤闕,门生批詔立鰲头。”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刘子仪 侍郎三入翰林,意望入两府,颇不懌。诗云:‘蟠桃三窃成何事,上尽鰲头跡转孤。’称疾不出。”⒉借指状元。宋 叶适《蔡尚书挽词》之一:“总角都鼇头,老生甘伏膺;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金 赵秉文《上清宫》诗之二:“鼇头他日几人在,尊酒而今一笑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