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两火一刀释义:“剡”字的隐语。指 剡县。浙江 嵊县 旧名 剡县,其地有 剡山、金庭山 诸胜。唐 罗隐《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诗:“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宋 赵抃《次韵郡斋偶成》:“两火一刀名素胜,十分双涧地长灵。”
- 2.
中宪释义:唐 代中丞的别称。唐 羊士谔《巴南郡斋有怀昔年朝谒因成八韵》:“豸角随中宪,龙池列近臣。”宋 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 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中丞为独坐、为中宪。”
- 3.
佗年释义:他年,将来。 宋 司马光《和始平公郡斋偶书》诗之一:“今日监边跪亲轂,佗年入殿赐乘车。”宋 陈君响《绝句》:“佗年若解拂人头,只恐青青颜色换。”
- 4.
冻雪释义:犹冰雪。隋 江总《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池臺聚冻雪,栏牖噪归禽。”唐 韦应物《宿永阳寄璨律师》诗:“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 5.
寿域释义:⒈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 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寿何以不若 高宗?”唐 杜牧《郡斋独酌》诗:“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明 唐寅《世寿堂诗》:“太平熙皥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清 金人瑞《吴明府生日》诗:“十万户齐登寿域,壶天岂独一人长。”⒉寿穴;坟茔。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文》:“今则江湖梗涩,京 洛 迢遥,权卜灵岗,寓安寿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宋公 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兄弟两不相下,因负
- 6.
年腊释义:佛教语。泛称僧龄。腊,指僧人受戒以后的年岁。《古尊宿语录·赵州真际语录》:“此去一百二十里,有 赵州 观音院,有禪师年腊高邈,道眼明白。”唐 白居易《送文畅上人东游》诗:“貌依年腊老,心到夜禪空。”唐 于頔《郡斋卧疾赠昼上人》诗:“逢师年腊长,值我病容羸。共话无生理,聊用契心期。”
- 7.
披攘释义:犹披靡。 《文选·曹植<责躬诗>》:“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吕向 注:“披攘,犹披靡也。”晋 傅玄《秦女休行》:“洒血溅飞梁,猛气上于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唐 杜牧《郡斋独酌》诗:“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宋 范仲淹《唐狄梁公碑》:“一朝感通,羣阴披攘。”参见“披靡”。
- 8.
旬假释义:唐 宋 官员十日一休假称“旬假”。唐 白居易 有《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诗。宋 徐铉《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寂寥旬假日,萧颯夜长时。”宋 王溥《唐会要·休假》:“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以与百僚休沐。”《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是日,旬休”元 胡三省 注:“一月三旬,遇旬则下直而休沐,谓之旬休,今谓之旬假是也。”
- 9.
棠树政释义:喻惠政。唐 许浑《郡斋夜坐寄旧乡二侄》诗:“三月已乖棠树政,三年空负竹林期。”亦省作“棠政”。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明年,甘露復降殿前树。从事 冯巡、主簿 华操 等相与褒树,表勒棠政。”参见“棠树”。
- 10.
椒花丽句释义:指新年祝词所用的美好词句。唐 元稹《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椒花丽句閒重检,艾髮衰容惜寸辉。”参见“椒花颂”。
- 11.
牀头钱释义:南朝 宋 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五:“且愿得志数相就,牀头恒有沽酒钱。 ”后因称买酒之钱为“牀头钱”。唐 岑参《郡斋南池招杨辚》诗:“閒时耐相访,正有牀头钱。”
- 12.
畅茂释义:⒈旺盛繁茂。 《孟子·滕文公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旧唐书·德宗纪下》:“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山皆草石,至 积石 方林木畅茂。”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丞相府后园中的 松涛馆,有苍松古柏甚为畅茂,花坛中芍药盛开。”⒉谓文笔通畅,感情充沛。宋 阮阅《诗话总龟·书事》:“刘太真 与 韦苏州 书云:‘顾著作 来,以足下《郡斋燕集》相示,云何情致畅茂遒逸之如此!’”
- 13.
紫绶释义:⒈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唐 李白《门有车马客行》:“空谈霸王略,紫綬不挂身。”明 何景明《送顾汝成》诗:“十年垂紫綬,万里为苍生。”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潘太守诗》:“黄冠紫綬都如梦,红树青霜饯此行。”⒉即紫薇。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郡斋对紫薇花》:“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綬花。”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薇》:“紫綬花,按谓紫薇也。”参见“紫微”。
- 14.
羁客释义:亦作“羇客”。旅客;旅人。南朝 宋 鲍照《代櫂歌行》:“羇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宋 王安石《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残红已落香犹在,羈客多伤涕自挥。”明 梁辰鱼《浣纱记·见王》:“奔走风尘心未老,当年羈客来朝。”清 姚鼐《于朱子颍郡斋值仁和申改翁见示所作诗题赠》诗:“一朝解印归不得,西南飘泊猿獶愁。是时 朱君 亦羇客,携子登阁观 江 涪。”
- 15.
诉词释义:⒈诉讼词状。宋 宋祁《初到郡斋》诗之二:“攘臂贪丰粟,装怀倦诉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刘氏 与 吕大 大声叫屈,递上诉词。知县接上从头看过。”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批阅》:“被告诉词及后有稟单,俱发该承附卷併审。”⒉指诉苦的文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有一个卖帖子的,席地而坐。面前铺了一大张帖子的诉词。”
- 16.
谨閟释义:谨慎秘藏。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遂各为表啟一首以呈公,公大加称赏。逾年,公再入相,僕谨閟不敢出。今既补外,无復争名求进之嫌,因取而刊之郡斋。”
- 17.
豪重释义:豪迈而端重。 宋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张浮休画墁集一百卷奏议十卷》:“其文豪重,有理致。”
- 18.
过腊释义:⒈过了腊日(汉 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后又改为农历十二月八日)。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按,《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日,谓之小岁。”唐 羊士谔《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诗:“晴天春意併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宋 曾巩《送吴秀才》诗:“一年过腊已十日,餘日到春能有几?”⒉鱼名。明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鳞部上·过腊》:“头类鯽,身类鱖,又类鰱鱼,肉微红,味美,尾端有肉,口中有牙如锯,好食蚶蚌,以腊来春去,故名过腊。”
- 19.
铜鱼符释义: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后周 世宗 显德 六年废除,但后世仍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隋书·高祖纪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珮之。”亦省作“铜符”、“铜鱼”。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 20.
鸡舌香释义: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初学记》卷一一引 汉 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唐 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明 陈汝元《金莲记·接武》:“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亦省作“鸡香”、“鸡舌”。唐 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唐 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暂逐虎牙临故絳,远含鸡舌过新年。”元 李裕《次宋编修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