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火烛 火烛的意思
huǒzhú

火烛

简体火烛
繁体火燭
拼音huǒ zhú
注音ㄏㄨㄛˇ ㄓ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ǒ,(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组词】: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组词】: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组词】: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组词】: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组词】: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组词】: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

zhú,(1)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组词】: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2) 洞悉。【组词】:洞烛其奸。(3)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例句】:十五烛的灯泡。

基本含义

火烛指的是烛光,比喻微弱的力量或者短暂的时间。

火烛的意思

火烛 [huǒ zhú]

1. 通称能引起火灾的易燃物;照明用的灯烛。

王掌柜到来时,前厅已亮起了火烛。

[things that may cause a fire;]

火烛 引证解释

⒈ 泛指照明的灯烛。

宋 文同 《织妇怨》诗:“不敢輒下机,连宵停火烛。”

⒉ 指失火焚烧。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及其觉之欠少,或託以火烛,或因河流向著,一经卷归,大破数目。”
明 张居正 《京师重建贡院记》:“易旧制板屋以瓦甓,可以避风雨,防火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有一个听説火烛,连忙把些被褥布衣服之类,归在一隻箱子裡,扛起来就跑。”


国语词典

火烛 [huǒ zhú]

⒈ 用火照明。

《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故火烛一隅,则室偏无光。」

⒉ 烛光。

宋·文同〈织妇怨〉诗:「不敢辙下机,连宵停火烛。」

⒊ 泛指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

《红楼梦·第一四回》:「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


火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驹释义: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下:“河内 人并 河 而居,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家人以火烛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蚁。故今人呼蚊蚋曰黍民,名蚁曰元驹也。”后因以指蚂蚁。
    • 2.
      小心释义:⒈注意;留神:小心火烛。路上很滑,一不小心就会跌跤。⒉谨慎:他做事一向很小心。
    • 3.
      斫木释义:⒈被砍削的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 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⒉伐木。宋 苏轼《真兴寺阁》诗:“当年 王中令,斫木南山赬。”
    • 4.
      火烛小心释义: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 5.
      火烛释义:泛指可以引起火灾的火,如灯烛之类:小心火烛。
    • 6.
      烛天释义:⒈照耀天空。 晋 葛洪《神仙传·孙博》:“於是 博 以一赤丸子掷军门,须臾火起烛天。”宋 范成大《鄂州南楼》诗:“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元 张宪《黄金台》诗:“黄金臺,高且坚……黄金万斤光烛天。”冰心《再寄小读者》八:“今夜正是灯月交辉,焰火烛天。”⒉犹冲天。比喻气势极为高涨。明 张四维《双烈记·忠陷》:“秦老丞相 势焰烛天,炙手可热……必当顺其意旨,不可违逆。”
    • 7.
      田烛释义:古代郊祭时置于田头的火烛。

火烛(huo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火烛是什么意思 火烛读音 怎么读 火烛,拼音是huǒ zhú,火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火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