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题品 题品的意思
pǐn

题品

简体题品
繁体題品
拼音tí pǐn
注音ㄊㄧˊ ㄆㄧ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1)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组词】:题目。主题。话题。题材。题旨。(2)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组词】:试题。问答题。(3) 写上,签署。【组词】: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题跋。(4) 姓。

pǐn,(1) 物件。【组词】: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2) 等级,种类。【组词】:品名。品类。品色。品位。(3) 性质。【组词】:品质。品行(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组词】: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组词】:品箫。(6) 姓。

基本含义

指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赞赏、鉴赏。

题品的意思

题品 [tí pǐn]

1. 品评。

题品 引证解释

⒈ 品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若得门庭长如 郭林宗 者,当如所白” 刘孝标 注引《郭泰别传》:“泰 字 林宗,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餘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河东 柳先生 开 ﹞以高文苦学为世宗师,后进经其题品者,翕然名重于世。”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且审於自知有我者,亦审於知他人之有我,互相题品,则方人自此始。”


国语词典

题品 [tí pǐn]

⒈ 评论优劣,定其高下。也作「品题」、「题评」。

《宋史·卷三〇五·杨亿传》:「当时文士,咸赖其题品;或被贬议者,退多怨诽。」


题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准释义:法度标准。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释争》:“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準,志不敢凌轨等。”《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五等之典,虽难卒復,可麤立仪準以一治制。”《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衍 与弟 澄,好题品人物,举世以为仪準。”
    • 2.
      玄晏释义:⒈指古代圣贤的礼教。 《文选·陆机<演连珠>》:“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李善 注:“曹植《魏德论》:玄晏之化,丰洽之政。”吕延济 注:“玄晏,礼教也。”⒉晋 皇甫谧 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 玄晏先生。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唐 钱起《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 玄晏,不使作良臣。”清 曹寅《题朱赤霞画对牛弹琴图》诗:“柳风飂飂白石磢,玄晏先生 驰玄赏。”皇甫谧 曾为 晋 左思《三都赋》作序,左 赋为世所重,因亦用为待人题品诗文的典实。清 沉自南《春暮钱牧斋宗伯过访》诗
    • 3.
      酌中释义:折中;适中。《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赞》:“严严 申公,功名始终。文皇 题品,信谓酌中。”明 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严求》:“然羣校多从禽,聚饮近野,或搔扰民庶。上欲纠之以法,而方藉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计,问於 严求。”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惟茶叶歷年所销,自三十餘万担至五十餘万担不等,现在议立公所,酌中定制,不许各夷逾额多运,即为箝制之方。”
    • 4.
      雅诮释义:风雅的讥嘲。 宋 邵雍 《西晋吟》:“题品人才凭雅誚,雌黄时事用风流。”
题品是什么意思 题品读音 怎么读 题品,拼音是tí pǐn,题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题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