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蓑衣 蓑衣的意思
suō

蓑衣

简体蓑衣
繁体
拼音suō yī
注音ㄙㄨㄛ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ō,(1) 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组词】:蓑衣。蓑笠。(2) 用草覆盖。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比喻虚伪、伪装。

蓑衣的意思

蓑衣 [suō yī]

1.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straw rain cape coat;]

蓑衣 引证解释

⒈ 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
唐 刘禹锡 《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
《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 寳玉 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峻青 《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国语词典

蓑衣 [suō yī]

⒈ 蓑草编成的雨衣。也作「蓑衣」。

《红楼梦·第四五回》:「只见宝玉头上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


蓑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台笠释义:指蓑衣和笠帽。
    • 2.
      寒蓑释义:蓑衣。 因用蔽雨雪,故称。
    • 3.
      披蓑释义:⒈着蓑衣。 ⒉蓑衣。
    • 4.
      披蓑戴笠释义:蓑:雨具名。即蓑衣。笠:斗笠。披着蓑衣带着斗笠。
    • 5.
      棕毛释义:棕榈树叶鞘的纤维,包在树干外面,红褐色,可以制蓑衣、绳索、刷子等物品。
    • 6.
      椶毛释义:⒈棕丝的俗称。棕榈树叶鞘的纤维,红褐色,坚韧而具弹性,是编结蓑衣、绳索等的原料。⒉元上都别殿的通称。又称椶殿,因用棕毛以代陶瓦,故称。
    • 7.
      椶皮释义:亦作“棕皮”。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
    • 8.
      椶衣释义:⒈棕皮。如:棕匠们先把棕衣加工成棕丝,再用棕丝制成棕垫、棕绷、棕刷等用具。⒉用棕丝编织的蓑衣。
    • 9.
      渔蓑释义:亦作“渔簔”。 渔人的蓑衣。
    • 10.
      烟簑雨笠释义:⒈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红楼梦》第二二回:“那里讨烟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随缘化!”⒉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宋 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宋 陆游《溪上小雨》诗:“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簑雨笠身。”
    • 11.
      烟蓑释义:蓑衣。
    • 12.
      烟蓑雨笠释义:⒈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⒉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 13.
      牛蓑释义:牛衣。泛指蓑衣。
    • 14.
      白茅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穗上密生白毛。根状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也叫茅草。
    • 15.
      短蓑释义:雨具,短蓑衣。
    • 16.
      笠冠簑袂释义: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 清 汤雨生《明月生南浦》词序:“风日佳时,往往吟啸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尝为天械所拘也。”
    • 17.
      笠冠蓑袂释义: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
    • 18.
      笠翁释义:披蓑戴笠的老翁。蓑:本义:雨具名。即蓑衣。笠: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 19.
      笠蓑释义: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 20.
      箬帽释义:箬竹的篾或叶子制成的帽子,用来遮雨和遮阳光:蓑衣箬帽。

蓑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台笠释义:指蓑衣和笠帽。
    • 2.
      寒蓑释义:蓑衣。 因用蔽雨雪,故称。
    • 3.
      披蓑释义:⒈着蓑衣。 ⒉蓑衣。
    • 4.
      披蓑戴笠释义:蓑:雨具名。即蓑衣。笠:斗笠。披着蓑衣带着斗笠。
    • 5.
      棕毛释义:棕榈树叶鞘的纤维,包在树干外面,红褐色,可以制蓑衣、绳索、刷子等物品。
    • 6.
      椶毛释义:⒈棕丝的俗称。棕榈树叶鞘的纤维,红褐色,坚韧而具弹性,是编结蓑衣、绳索等的原料。⒉元上都别殿的通称。又称椶殿,因用棕毛以代陶瓦,故称。
    • 7.
      椶皮释义:亦作“棕皮”。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
    • 8.
      椶衣释义:⒈棕皮。如:棕匠们先把棕衣加工成棕丝,再用棕丝制成棕垫、棕绷、棕刷等用具。⒉用棕丝编织的蓑衣。
    • 9.
      渔蓑释义:亦作“渔簔”。 渔人的蓑衣。
    • 10.
      烟簑雨笠释义:⒈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红楼梦》第二二回:“那里讨烟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鉢随缘化!”⒉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宋 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宋 陆游《溪上小雨》诗:“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簑雨笠身。”
    • 11.
      烟蓑释义:蓑衣。
    • 12.
      烟蓑雨笠释义:⒈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⒉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 13.
      牛蓑释义:牛衣。泛指蓑衣。
    • 14.
      白茅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穗上密生白毛。根状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也叫茅草。
    • 15.
      短蓑释义:雨具,短蓑衣。
    • 16.
      笠冠簑袂释义: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 清 汤雨生《明月生南浦》词序:“风日佳时,往往吟啸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尝为天械所拘也。”
    • 17.
      笠冠蓑袂释义: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
    • 18.
      笠翁释义:披蓑戴笠的老翁。蓑:本义:雨具名。即蓑衣。笠: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 19.
      笠蓑释义:斗笠与蓑衣。借指劳动人民。
    • 20.
      箬帽释义:箬竹的篾或叶子制成的帽子,用来遮雨和遮阳光:蓑衣箬帽。

蓑衣造句

1.农场里,天空飘着牛毛细雨,农民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雨中物农,四周茫茫一片,看不清人们的脸。雨停了,蘑菇撑起一把把彩色的小伞,随着温和的春风翩翩起舞。太阳公公出来了,它散发着温暖灿烂的阳光,为春天增加

2.河边有一个身体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老人,独自一人坐在小船上单独,静静地坐着,等待鱼上钩。

3.身处困境,何不披一身蓑衣潇洒地在雨中漫步,即使面对风雨,内心却放晴。

4.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手里捻着条笔管枪。

蓑衣(suo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蓑衣是什么意思 蓑衣读音 怎么读 蓑衣,拼音是suō yī,蓑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蓑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