韡韡 [wěi wěi]
1. 光明华美貌。
韡韡 引证解释
⒈ 光明华美貌。
引《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毛 传:“韡韡,光明也。”
郑玄 笺:“鄂不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芙蓉蹇产,菡萏星属……焜焜韡韡,烂若龙烛。”
清 龚自珍 《反祈招》诗序:“韡韡 盛姬,返蹕道死。”
国语词典
韡韡 [wěi wěi]
⒈ 光明盛大的样子。
引《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韡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华鄂释义:语本《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华鄂”喻兄弟友爱。
- 2.
棣华释义:《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因以“棣华”喻兄弟。
- 3.
跗蕚载韡释义:《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郑玄 笺:“鄂足得華之光明,則韡韡然盛興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榮覆弟,恩義之顯亦韡韡然。”孔颖达 疏:“言兄弟和睦實强盛而有光暉也……言兄弟相親則致榮顯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唐 萧颖士《有竹》诗之六:“友僚萃止,跗蕚載韡。”参见“跗萼”。
- 4.
连棣释义:《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遂以“棣华”喻兄弟,“连棣”指结为兄弟,结成至亲。
- 5.
鄂棣释义:语出《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以“鄂棣”比喻兄弟。鄂,通“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