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试院 试院的意思
shìyuàn

试院

简体试院
繁体試院
拼音shì yuàn
注音ㄕˋ ㄩ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组词】:试车。试图。试航。试问。尝试。试金石。(2) 考,测验。【组词】:试场。试卷。试题。笔试。考试。口试。

yuàn,(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组词】:院子。院墙。庭院。(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组词】:法院。医院。戏院。

基本含义

指一种法院或法庭,用来审判和判决案件的地方。

试院的意思

试院 [shì yuàn]

1. 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

试院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

《宋史·选举志二》:“自今乡贡,前一岁,州军属县长吏籍定合应举人,以次年春县上之州,州下之学,覈实引保,赴乡饮酒,然后送试院。”
《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来朝吾入试院,你有何见识教我?”
《花月痕》第八回:“阁分三层,上层左临试院,万片鱼鳞,右接东城,一行雉堞。”


国语词典

试院 [shì yuàn]

⒈ 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


试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堂释义:⒈东厢的殿堂或厅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鉞,立于西堂。”唐 王维《故太子师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辞明主,东堂哭大臣。”金 蔡珪《并州无竹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用作长句》:“他日东堂慙拙政,只将此物作甘棠。”⒉《仪礼·大射》:“公将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东堂。”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南史·庾悦传》:“初,刘毅 家在 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⒊指 晋 宫的正殿。晋武帝 时 郤詵 于 东堂 殿试得第,后因以为试院的代称。唐 王建《送薛曼
    • 2.
      两榜释义:甲榜和乙榜的合称。 亦指进士。唐 黄滔《酬徐正字夤》诗:“名从两榜考昇第,官自三臺追起家。”元 欧阳玄《试院倡和》诗之一:“两榜復科新大比,三人联事旧同年。”《明史·选举志一》:“其后宗学寖多,颇有致身两榜、起家翰林者。”《恨海》第一回:“内中单表一个人姓 陈,名 棨,表字 戟临,广东 南海 人,两榜出身。”《老残游记》第七回:“他们少爷叫 柳凤仪,是个两榜,那一部的主事。”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甲榜乙榜》。
    • 3.
      乡请释义:南宋 科举制度,于乡贡前一年先行乡饮酒礼,然后送试院。州县邀请合格应举的士子赴乡饮酒礼,称为“乡请”。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 柯公 是年乡请,次年登科。”
    • 4.
      入帘释义:⒈科举考试时阅卷官进入试院履职谓之“入帘”。其在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鲜于同 为八月初七日看了 蒯公 入帘,自谓遇合十有八九。”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考官争席》:“﹝ 李东阳 ﹞为太常少卿时,典 弘治 癸丑会试,时 耿文恪 岳 以礼部尚书知贡举,初入帘大宴,与争席,有违言。”⒉指担任科举阅卷官。清 李渔《怜香伴·帘阻》:“如今会场伊邇,若论资俸,下官也该入帘。”《儒林外史》第六回:“因 汤父母 前次入帘,都取中了些‘陈猫古老鼠’的文章,不入时目,所以这次不曾来聘。”清 恽
    • 5.
      出闱释义:旧时指科举考试结束后考生离开试院。
    • 6.
      头项释义:⒈位置或次序在前的。⒉头领,首领。宋 岳飞《分拨军马状》:“统率 马友 并本路 李宏、吴锡、韩京 诸头项军马,前来措置掩杀 曹成。”宋 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招捕羣冠十餘及头项,踰三万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此时 蒙古 病者众,十七头项皆在京城。”⒊项目,门类。宋 苏轼《省试放榜后札子·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若必用本科各考所试,则经义、策论、诗、赋四场,文理不同,亦须各差试官一人而后可。此本议者私忧过计,而有司不察,便为创立此条,使一试院中有两头项试官,自有科场以来,无此故事。”
    • 7.
      彻棘释义:撤除试院门前棘枝。谓科举考试发榜后解禁。后多借指考试事务完毕。
    • 8.
      御闱释义:亦作“御围”。殿试的试院。
    • 9.
      戴季陶释义:(1890—1949)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早年参加同盟会。1924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孙中山逝世后,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活动,反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7年南京国民 党政府成立后,在国民政府任考试院院长等。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 10.
      按临释义:巡视。《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近者按临 衡州,已督所属依科训诲。”《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其年冬月,朱源 亲自按临 扬州,监中取出 陈小四 与 吴金 的老婆,共是八个,一齐绑赴法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福建 汀州 试院,堂前二古柏,唐 物也,云有神。余按临日,吏白当诣树拜。余谓木魅不为害,听之可也。非祀典所有,使者不当拜。”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一:“官僚办的是公文……上官按临地方检查的也是公文,上下都以公文办事。”
    • 11.
      文闱释义:指科举考试。 闈,试院。
    • 12.
      明远楼释义:⒈南宋宫中楼名。 ⒉明清科举,各省乡试皆在省城举行,其试院称贡院,贡院至公堂前置高楼,名明远楼。考试时,巡察官登楼眺望,居高临下,监视考场,提防作弊。
    • 13.
      朋侣释义:朋友;同伴。 唐 白居易《东南行》:“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宋 文同《中秋夜试院寄子平》诗:“无由奉朋侣,彻晓坐清旷。”
    • 14.
      朱竹释义:⒈朱笔画的竹,亦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宋苏轼,苏轼在试院时,兴至无墨,遂用朱笔画竹,别有风韵,后代仿效者颇多。⒉铁树的别称。详“朱蕉”。
    • 15.
      棘围释义:⒈指科举时代的考场。唐、五代 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宋 黄庭坚《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诗:“棘围深锁 武成宫,谈天进士雕虚空。”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清 钮琇《觚賸·洪庙神梦》:“谓掇科第如拾芥,而久困棘围,年将四十,始举於乡。”参阅《通典·选举三》。⒉用荆棘圈成的场地。《新唐书·柳子华传》:“﹝ 柳 ﹞为 昭应 令,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於市,徇邑中曰:‘民有得 华清 瓦石材用,投围中,踰三日不还者死。’不终日,已上积矣。营办略足。
    • 16.
      棘篱释义:⒈用荆棘作成的篱笆。⒉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
    • 17.
      棘院释义:科举时代的试院。 古代试士,用棘围试院,以防止弊端,故称。
    • 18.
      粉闱释义:⒈尚书省之别称。闱,宫中小马。⒉唐宋时由尚书省举行的试进士的考场。闱,旧称试院。
    • 19.
      至公堂释义:科举时代试院中的大堂。
    • 20.
      至公楼释义:科举时代主考官观看诸生考试的地方。因以为试院的别称。

试院(shi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试院是什么意思 试院读音 怎么读 试院,拼音是shì yuàn,试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试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