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章 国章的意思
guózhāng

国章

简体国章
繁体國章
拼音guó zhāng
注音ㄍㄨㄛˊ ㄓ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zhāng,(1) 歌曲诗文的段落。【组词】: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2) 条目,规程。【组词】: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3) 修理。【组词】:杂乱无章。(4) 花纹,文采。【例句】:黑质而白章。(5) 戳记。【组词】:图章。盖章。(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组词】:袖章。领章。徽章。像章。(7) 奏本。【组词】:奏章。本章。(8) 同“彰”,彰明。(9)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徽章或国家的象征。

国章的意思

国章 [guó zhāng]

1. 国法。

3. 国之礼仪典章。

国章 引证解释

⒈ 国法。

《南齐书·谢超宗传》:“﹝ 超宗 ﹞恣嚣毒於京辅之门,扬凶悖於卿守之席。此而不翦,国章何寄?”
唐 沉佺期 《被弹》诗:“尔何按国章,无罪见呵叱。”

⒉ 国之礼仪典章。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振民隐,修国章。”
吕延济 注:“国章,国之礼仪也。”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国章荣印綬,公服贵貂蝉。”


国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宿齿释义:年高;年高之人。 《晋书·武陔传》:“陔 以宿齿旧臣,名位隆重。”《隋书·苏威传》:“房公威 器怀温裕,识量弘雅,早居端揆,备悉国章,先皇旧臣,朝之宿齿。”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家推宿齿,礼絶青衣。”
    • 2.
      津税释义:对过津渡的货物按其值征收的税。《陈书·宣帝纪》:“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参阅《隋书·食货志》。
    • 3.
      献可替不释义: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1。
    • 4.
      详定释义:⒈考察订定。《陈书·宣帝纪》:“市估津税,军令国章,更须详定,唯务平允。”《宋史·选举志五》:“咸平 末,命翰林学士承旨 宋白,与两制、御史中丞同详定之。”清 朱之瑜《答安东守约书》之九:“丧祭礼竢移居后详定。”⒉审查决定。宋 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旧制,御试举人,设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弥之以送覆考再定,乃付详定。”

国章(guo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章是什么意思 国章读音 怎么读 国章,拼音是guó zhāng,国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