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 [qīn zhèng]
1. 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执政。
例两宫皇太后归政,穆宗行亲政典礼。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
亲政 引证解释
⒈ 指帝王亲理朝政。
引《后汉书·西羌传论》:“和熹 以女君亲政,威不外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朕自弱龄,即敦清静,逮乎近岁,又婴沉痼,尝亦亲政,益倦於勤。”
⒉ 特指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执政。
引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嗣君皇帝亲政才及期年,恭俭忧勤,无所不至,遽蒙废絶,实非臣子所敢闻知。”
《清史稿·礼志七》:“同治 十二年正月,两宫皇太后归政, 穆宗 行亲政典礼。”
国语词典
亲政 [qīn zhèng]
⒈ 旧时皇帝年幼即位,多由皇太后垂帘听政,或摄政大臣主持政事,待成年后,乃亲自处理政务,称为「亲政」。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于宗庙之不安。」
亲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冒顿释义:(?—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 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东胡、月支、丁零、楼烦、白羊,并进占秦的河套地区,把势力发展到长城以南。他加强内部组织,建立军政制度,发展草原经济,势力十分强大。公元前201年,南下攻至晋阳(今山西太原)。次年汉高祖率军迎战,被围七天七夜。以后汉对其采取和亲政策,但仍常南侵。顿(dú)。
- 2.
凶族释义:原指与 尧 舜 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 臣 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汉 徐干《中论·智行》:“若非 尧,则裔土多凶族,兆民长愁苦矣。”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在 周 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北齐书·幼主纪论》:“武平 在御,弥见沦胥,罕接朝士,不亲政事,一日万机,委诸凶族。”
- 3.
吕不韦释义:(?—前235)战国末期秦国大臣。原为卫国阳翟大商人。秦庄襄王时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政(即秦始皇)即位,他继任相国,尊为“仲父”,命宾客编纂《吕氏春秋》。秦王政亲政后,他被免职,迁往蜀郡,忧惧自杀。
- 4.
夹毂队释义:南朝 诸王亲兵。诸王出则夹车作卫队,故名。《宋书·海陵王休茂传》:“夜挟 伯超 及左右 黄灵期 …… 余双 等,率夹轂队,於城内杀典籤 杨庆。”《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五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宋 诸王有夹轂队,盖左右亲兵也,出则夹车为卫。”《南齐书·焦度传》:“补 晋安王 子勛 夹轂队主。随镇 江州。”亦省称“夹轂”。《南史·王华传》:“文帝 未亲政事,悉委司马 张邵 …… 邵 性豪,每行来常引夹轂。”明 梅鼎祚《玉合记·缘合》:“何劳夹轂问华居,柳市 南头去。”
- 5.
安服释义:⒈习惯而自然地实行。 《汉书·谷永传》:“起居有常,循礼而动,躬亲政事,致行无倦,安服若性。”颜师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⒉安定顺服。晋 荀勗《为晋文王与孙皓书》:“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获所。”邓慕韩《丁未黄冈举义记》:“在旧都司署成立军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惊,四民安服。”
- 6.
居摄释义: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处理政务,谓“居摄”。 《汉书·食货志上》:“平帝 崩,王莽 居摄,遂篡位。”三国 魏 曹植《周公赞》:“成王 即位,年尚幼稚,周公 居摄,四海慕利。”唐 元稹《迁庙议状》:“则天 为居摄,则 中宗 非中兴,不得为不迁之庙。”
- 7.
折片释义: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 《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 8.
摺片释义: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 《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 9.
民物释义:⒈泛指人民、万物。汉 蔡邕《陈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图於丹青。”宋 张孝祥《与明守赵敷文书》:“执事以慈惠之师,有来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纪二》:“朕亲政以来,夙夜兢业,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当天心,以康民物。”⒉民众的财物。《后汉书·翟酺传》:“帑藏单尽,民物彫伤。”《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天作淫雨,冀州 水出,漂没民物。”⒊犹民情、风俗。《宋书·武帝纪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览民物,搜扬幽隐,拯灾卹患。”宋 苏舜钦《先公墓志铭》:“既省政,恶民
- 10.
监国释义:指君主外出时,太子留守代管国事。《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有时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亲近代行职务,也称监国。此外,君主本身尚在而准备传位于嗣子,往往嗣子先称监国,然后正式称帝。
- 11.
绍述释义:⒈继承。 特指 宋哲宗 时对 神宗 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宋神宗 年号 熙宁、元丰,其时推行新法。神宗 死,哲宗 嗣立,年号 元祐,以年幼,太皇太后 高氏 主政,尽废新法。八年太皇太后死,哲宗 亲政,次年改元 绍圣,任 章惇 执政,以绍述 熙宁、元丰 新政为名,尽复 高太后 临朝时所废新法。《宋史·奸臣传一·章惇》:“哲宗 亲政,有復 熙寧、元丰 之意……於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 元祐 所革,一切復之。”元 郝经《龙德故宫怀古》诗之三:“蔡京 姦计假 荆公,绍述虽同事岂同?”⒉泛指承继前人所为。明 高攀龙《台
- 12.
衰麤释义:亦作“衰粗”。 斩衰粗服。三年之丧所穿粗麻毛边的丧服。《汉书·师丹传》:“时天下衰麤,委政於 丹。”颜师古 注:“言新有 成帝 之丧,斩衰麤服,故天子不亲政事也。”《新唐书·外戚传·武士彠》:“杨 丧未毕,褫衰粗,奏音乐。”旧题 宋 苏轼《艾子杂说》:“艾子 出游,见一嫗白髮而衣衰麤之服,哭甚哀。”
- 13.
谟烈释义:谋略与功业。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四道》:“自昔帝王立极垂统,为后世计,如 禹 有典则,汤 有风衍,文 武 有謨烈,其子孙能敬承之。”《清史稿·世祖纪》:“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 太祖、太宗 謨烈,因循悠忽,苟且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