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农业 农业的意思
nóng

农业

简体农业
繁体農業
拼音nóng yè
注音ㄋㄨㄥˊ 一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óng,(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组词】:务农。农业。农田。农产。农垦。农家。农忙。农民。农妇。农奴。(2) 种庄稼的人。【组词】:贫农。菜农。谷贱伤农。(3) 姓。

yè,(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组词】:工业。农业。 (2) 职务,工作岗位。【组词】:职业。就业。 (3) 学习的功课。【组词】: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组词】: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5) 从事。【组词】:业医。业商。 (6) 财产。【组词】:产业。 (7) 既,已经。【组词】:业已。业经。 (8) 佛教名词。【例句】: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9) 姓。

基本含义

指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家畜等农事活动。

农业的意思

农业 [nóng yè]

1. 耕作土壤、收获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科学和技艺。

[ agriculture; farming; ]

3. 生产对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如通过销售)的科学和技艺。

农业 引证解释

⒈ 指栽培农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按,现代在国民经济中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

《亢仓子·农道》:“古先圣主之所以理人者,先务农业。”
《汉书·儿宽传》:“宽 既治民,劝农业,缓刑罚,理狱讼,卑体下士,务在於得人心。”
《魏书·良吏传·鹿生》:“时三 齐 始附,人怀苟且,蒲博终朝,颇废农业。”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国语词典

农业 [nóng yè]

⒈ 农事生产。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

⒉ 以耕耘土地、栽培作物、饲养牲畜为主的生产事业。

如:「以农业支援工业,以工业提升农业。」


农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历历释义:方言。逐渐。梁斌《红旗谱》三一:“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太多。工业品贵,农业品贱,谷贱伤农,农村经济一历历地破产了!”梁斌《播火记》十:“他已经扛了二十年长工,身上带着全般武艺,可是繁重的劳动夺去他的青春,一历历地身子骨儿越老越瘦。”
    • 2.
      一穷二白释义: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 3.
      万马奔腾释义: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 4.
      三农释义:指农业、农村、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 5.
      三大改造释义: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 6.
      三无农民释义: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农民,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便没有了工作,没有工作,还没有社会保障,这就成了一种既无土地、又无工作、还无社会保障的社会人口。
    • 7.
      三犂释义:⒈亦作“三犁”。指汉武帝时赵过所创制的三脚耧。这种农具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促进作用。⒉亦作“三犁”。谓屡次征伐扫荡边庭。语本《汉书·匈奴传下》:“犂其庭,扫其閭。”《明史·翁万达传》:“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犂王庭,残其部落。”清查慎行《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
    • 8.
      上山下乡释义:一般指知识青年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经受劳动锻炼。如:凤田 初中刚毕业,正在这时,毛主席 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靳大娘 就给他报了名。
    • 9.
      下面释义:⒈位置较低的地方:轮船从南京长江大桥下面顺流而下。 在山顶远望,下面是一片金黄的麦田。⒉次序靠后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后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请看下面陈列的纺织品。下面谈的是农业技术革新的问题。⒊指下级:这个文件要及时向下面传达。
    • 10.
      不事稼穑释义:不从事农业劳动。
    • 11.
      不稼不穑释义: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12.
      专业户释义:农村中专门从事某项农业、副业、林业等生产的家庭或个人:粮食专业户。运输专业户。
    • 13.
      专科学校释义:实施专业教育的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如农业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等。
    • 14.
      专门学校释义:泛指按专业门类设置的学校。分高等专门学校和中等专门学校等。高等专门学校如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化工学院、外交学院等;中等专门学校如林业学校、水利学校、师范学校等。
    • 15.
      且末国释义: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从且末国开始,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国,故《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当汉道要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自且末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可见受汉文化影响很大,在城廓诸国中只有译长一职。
    • 16.
      东北平原释义:位于东北 地区,主要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土质肥沃,是中国重要农业区之一。
    • 17.
      东长堤村释义:东长堤村位于河北安平县刘吉口乡北部,以农业为主。
    • 18.
      个体农户释义:以土地私有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耕农户。
    • 19.
      中国农业银行释义:中国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 1955年3月成立。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中国商业银行法实施后,逐步转制为国有商业银行。
    • 20.
      中岁释义:⒈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⒉中年。南朝 齐 谢朓《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唐 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明 吴承恩《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农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历历释义:方言。逐渐。梁斌《红旗谱》三一:“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太多。工业品贵,农业品贱,谷贱伤农,农村经济一历历地破产了!”梁斌《播火记》十:“他已经扛了二十年长工,身上带着全般武艺,可是繁重的劳动夺去他的青春,一历历地身子骨儿越老越瘦。”
    • 2.
      一穷二白释义: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 3.
      万马奔腾释义: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 4.
      三农释义:指农业、农村、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 5.
      三大改造释义:指一九五六年基本完成的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反社会主义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 6.
      三无农民释义: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农民,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便没有了工作,没有工作,还没有社会保障,这就成了一种既无土地、又无工作、还无社会保障的社会人口。
    • 7.
      三犂释义:⒈亦作“三犁”。指汉武帝时赵过所创制的三脚耧。这种农具对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促进作用。⒉亦作“三犁”。谓屡次征伐扫荡边庭。语本《汉书·匈奴传下》:“犂其庭,扫其閭。”《明史·翁万达传》:“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犂王庭,残其部落。”清查慎行《拟玉泉山大阅二十韵》:“忆昨三犁候,亲征万里逾。”
    • 8.
      上山下乡释义:一般指知识青年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去参加农业生产,经受劳动锻炼。如:凤田 初中刚毕业,正在这时,毛主席 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靳大娘 就给他报了名。
    • 9.
      下面释义:⒈位置较低的地方:轮船从南京长江大桥下面顺流而下。 在山顶远望,下面是一片金黄的麦田。⒉次序靠后的部分;文章或讲话中后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请看下面陈列的纺织品。下面谈的是农业技术革新的问题。⒊指下级:这个文件要及时向下面传达。
    • 10.
      不事稼穑释义:不从事农业劳动。
    • 11.
      不稼不穑释义: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12.
      专业户释义:农村中专门从事某项农业、副业、林业等生产的家庭或个人:粮食专业户。运输专业户。
    • 13.
      专科学校释义:实施专业教育的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如农业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等。
    • 14.
      专门学校释义:泛指按专业门类设置的学校。分高等专门学校和中等专门学校等。高等专门学校如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化工学院、外交学院等;中等专门学校如林业学校、水利学校、师范学校等。
    • 15.
      且末国释义: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从且末国开始,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国,故《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当汉道要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自且末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可见受汉文化影响很大,在城廓诸国中只有译长一职。
    • 16.
      东北平原释义:位于东北 地区,主要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一般海拔 200米以下。土质肥沃,是中国重要农业区之一。
    • 17.
      东长堤村释义:东长堤村位于河北安平县刘吉口乡北部,以农业为主。
    • 18.
      个体农户释义:以土地私有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耕农户。
    • 19.
      中国农业银行释义:中国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 1955年3月成立。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中国商业银行法实施后,逐步转制为国有商业银行。
    • 20.
      中岁释义:⒈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⒉中年。南朝 齐 谢朓《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唐 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明 吴承恩《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农业造句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业生产方面,我们一佛出世,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2.国家倡导各行各业都要支援农业

3.党的正确领导和地利人和是取得农业大丰收的重要保证。

4.许多乡村延聘农业科技人员,把这当作招财进宝的好办法。

5.旧社会,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一遇到荒时暴月,广大农民就只有在饥饿线上挣扎了。

6.在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工农业生产正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

7.我们的工业农业要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8.一个不辨菽麦的人怎么能当好农业领导。

9.我们终于告别了刀耕火种,翻开了农业技术革命新的一页。

10.我省今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这是前所未有的。

11.我们把各家各户的土地连接起来,化零为整,以便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12.这里的天气变幻无常,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13.肯尼亚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

14.现在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我们要因利乘便,加快我省交通、能源、农业的建设步伐。

15.发展农业生产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16.这项农业高产技术已被广泛推广应用,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

17.我要做一名农学家,我坚信农业大有可为。

18.我国农业的发展前途大有可为。

19.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特色产业方兴未艾。

20.这一带山区小水库星罗棋布,改变了过去农业用水的被动局面。

农业(nongy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农业是什么意思 农业读音 怎么读 农业,拼音是nóng yè,农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农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