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侩 [yá kuài]
1. 见“牙子”
英[broker;]
牙侩 引证解释
⒈ 牙人。
引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数月,有牙侩言,有 崔氏 孀妇甚贫,有妓女四人,皆鬻之。”
明 叶宪祖 《团花凤》第二折:“你待去风月场为牙侩,他有女处深闺,你做送春的 庾岭 梅,引铁的龙宫石。”
⒉ 市侩,商人。参见“市侩”。
引章炳麟 《五无论》:“使牙侩设银行者,得公为之,而常民顾不得造,是则牙侩之权得与政府相等。”
国语词典
牙侩 [yá kuài]
⒈ 居间买卖的人。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六》:「我家出入银两,置买田产,大半是大胜寺高公做牙侩。」
牙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丐户释义:即惰民。 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 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 雍正 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 沉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 浙 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清 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 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 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
- 2.
伂侩释义:1、旧指买卖的中间人,现泛指唯利是图的人。2、即牙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3、泛指商人。
- 3.
侩卖释义:谓做牙侩拉拢买卖。
- 4.
侩父释义:即牙侩,市侩。清 黄景仁《六州歌头·愁》词:“倘是傖才侩父,休相覷,雅昧平生。”
- 5.
吉罗香释义:香药名。宋 陶穀《清异录·鹰嘴香》:“番禺 牙侩 徐审 与舶主 何吉罗 洽密,不忍分判,临歧,出如鸟嘴尖者三枚,赠 审 曰:‘此鹰嘴香也,价不可言。当时疫,于中夜焚一颗,则举家无恙。’后八年,番禺 大疫,审 焚香,闔门独免,餘者供事之,呼为吉罗香。”
- 6.
驵牙释义:牙侩;市侩。 清 沉学渊《江山舆夫叹》:“駔牙饱橐吏饱囊,畀余区区不及半。”清 感惺《断头台·受谳》:“你高拱在凤城深处,怎充做市井駔牙。”
- 7.
驵竖释义:牙侩的鄙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