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居宿 居宿的意思

居宿

简体居宿
繁体
拼音jū sù
注音ㄐㄨ ㄙ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1) 住。【组词】:居住。居民。同居。隐居。居处(chǔ)(①住所;②指生活处境)。(2) 居住的地方。【组词】:新居。故居。迁居。蜗居(喻窄小的住所)。(3) 当,占,处于。【组词】:居首。居中。居高临下。二者必居其一。(4) 安着,怀着。【例句】:居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5) 积蓄,储存。【例句】:奇货可居(①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②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6) 停留。【组词】:居守。(7) 平时。【组词】:平居。(8) 姓。

宿

sù xiǔ xiù,(1) 住,过夜,夜里睡觉。【组词】: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hè)。宿营。(2)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例句】: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3) 平素,素有的。【组词】: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4) 隔夜的,隔年的。【例句】: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5) 姓。 ◎ 夜。【组词】:一宿。两宿。 ◎ 星座。【组词】:星宿。

基本含义

指居住、住宿。

居宿的意思

居宿 [jū sù]

1. 指住处。

居宿 引证解释

⒈ 指住处。

《尸子》卷下:“天雨雪, 楚庄王 被裘当户,曰:‘我犹寒,彼百姓宾客甚矣。’乃遣使巡国中,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絶糇粮者賑之。国人大悦。”


居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计释义:文字与筹算。 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南史·后妃传下·陈武宣章皇后》:“后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
    • 2.
      出就外傅释义:离家就学于师。《礼记·内则》:“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周 姓,天主教也。人疑之,而不能得其实。适 周 幼子出就外傅,以属对不能,恐被呵责,乞同牕年长,挟此以问其详。”清 独逸窝退士《笑笑录·学生恶习》:“子弟出就外傅,深宜慎择。不然,习於诈伪,将至无所不为。”
    • 3.
      外傅释义:古代贵族子弟至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 与内傅相对。《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郑玄 注:“外傅,教学之师也。”《魏书·礼志三》:“将谓童子时甫稚龄,未就外傅。”清 袁枚《新齐谐·长乐奇冤》:“里党咸钦之,子年十五,就学外傅。”参见“内傅”。
    • 4.
      就傅释义:⒈从师。语出《礼记·由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郑玄 注:“外傅,教学之师也。”唐 杨炯《<王勃集>序》:“器业之敏,先乎就傅。”《宋史·宁宗纪一》:“﹝ 淳熙 ﹞七年二月,初就傅。”梁启超《禁早婚议》:“常人大抵七八岁始就傅。”⒉宋 代设置在京的学校名。《宋史·选举志三》:“哲宗 时,初置在京小学,曰‘就傅’、‘初筮’,凡两斋。”
    • 5.
      糇粮释义:⒈干粮;食粮。 《尸子》卷下:“乃遣使巡国中,求百姓宾客之无居宿、絶糇粮者賑之。”《晋书·李寿载记》:“寿 大悦,乃大修船舰,严兵缮甲,吏卒皆备糇粮。”《新唐书·循吏传·陈君宾》:“去年 关内 六州穀不登,糇粮少,令析民房逐食。”⒉餱糧:食粮;干粮。《诗·大雅·公刘》:“迺积迺仓,迺裹餱粮。”三国 魏 曹植《应诏》诗:“虽有餱粮,饥不遑食。”明 许自昌《水浒记·慕义》:“宛子城中,富积餱粮万万。”章炳麟《东夷》诗之一:“陇首餘餱粮,道路无拾遗。”
    • 6.
      襦袴释义:⒈短衣与裤。 亦泛指衣服。《礼记·内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记,衣不帛襦袴。”《吕氏春秋·离谓》:“子产 治 郑,邓析 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南史·儒林传·贺德基》:“德基 少游学都下,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服故弊,盛冬止衣裌襦袴。”清 唐孙华《大雨叹》诗之二:“篋中无襦袴,堂上鸣笙竽。”⒉见“襦袴歌”。

居宿(jus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居宿是什么意思 居宿读音 怎么读 居宿,拼音是jū sù,居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居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