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拄笏 拄笏的意思
zhǔ

拄笏

简体拄笏
繁体
拼音zhǔ hù
注音ㄓㄨˇ ㄏ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1) 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例句】:拄着拐棍走。(2) 讽刺,驳倒。【例句】:“(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hù, ◎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例句】: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基本含义

拄笏是指古代官员在行进中所用的一种仪仗,用于拄着、扶持行走。引申为扶持、支撑、依靠。

拄笏的意思

拄笏 [zhǔ hù]

1. 见“拄笏看山”。

拄笏 引证解释

⒈ 见“拄笏看山”。


拄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拄笏释义:见“拄笏看山”。
    • 2.
      朝爽释义:早晨明朗开豁的景象。 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 ……以手版拄颊云:‘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唐 储光羲《游茅山》诗之五:“南极见朝爽,西潭闻夜渔。”元 刘永之《遐想亭为宪史刘原善作》诗:“拄笏延朝爽,抽毫对夕阴。”清 秦松龄《潞河寒食》诗:“自别帝城多岁月,西山 朝爽尚暉暉。”
    • 3.
      空光释义:阳光。 唐 李贺《古悠悠行》:“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宋 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宋 范成大《四月十六日拄笏亭偶题》诗:“转午闻鷄日正长,小亭方丈纳空光。”
    • 4.
      饱识释义:充分了解。宋 范成大《李次山自画两图各题一绝》:“饱识千峯真面目,当年拄笏漫登山。”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曾附书尾寄以近词曰:‘年来饱识江湖味,今番怎添凄惋。’”

拄笏(zhu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拄笏是什么意思 拄笏读音 怎么读 拄笏,拼音是zhǔ hù,拄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拄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