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ng,(1) 〔伶仃〕孤独。(2) 〔伶俐〕聪明;灵活。(3) 〔伶俜〕孤独的样子。(4)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组词】:优伶。名伶。伶官(古代乐官)。
dīng,(1) 〔伶仃〕见“伶”。
1. 孤苦无依靠。
例斜阳孤影叹伶仃,横按乌藤坐草亭。——陆游《幽居遣怀》
英[ left alone without help; ]
2. 瘦弱无力的样子。
例瘦骨伶仃。
英[ thin and weak; ]
⒈ 亦作“伶丁”。
⒉ 孤独貌。
引《文选·李密<陈情表>》“零丁孤苦” 李善 注引旧题 汉 李陵 《赠苏武》诗:“远处天一隅,苦困独伶丁。”
宋 陆游 《幽居遣怀》诗:“斜阳孤影嘆伶仃,横案乌籐坐草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伶仃独步,无可问程。”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他现在只他一人同一遗腹子孤苦伶仃的住在母家。”
⒊ 形容瘦弱或细长。
引元 王德信 《四块玉》套曲:“则我这瘦伶仃形体如柴。”
《金瓶梅词话》第九六回:“谁人知道我心头,天害的我伶仃瘦。”
鲁迅 《呐喊·故乡》:“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⒋ 形容摇摆晃动的样子。
引《水浒传》第一一七回:“武松 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三脚狗》:“杭州 江干,有狗三足,一足在胸前,行则彳亍伶仃,立必倚墙,否则易仆。”
⒈ 孤独无依的样子。也作「伶丁」、「零丁」。
引《聊斋志异·卷二·婴宁》:「伶仃独步,无可问程。」
近孤独 孤苦
⒉ 身体瘦弱的样子。元·王德信〈四块玉·信物存套·乌夜啼〉曲:「要相逢甚日何年在,则我这瘦伶仃形体如柴。」也作「伶丁」、「零丁」。
引《金瓶梅·第九六回》:「谁人知道我心头,天害的我伶仃瘦! 」
⒊ 摇摆晃动的样子。
引《水浒传·第一一七回》:「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
⒋ 俐落、爽快。
引《水浒传·第六五回》:「那人钻入舱里来,被梢公一手揪住,一刀落时,砍的伶仃,推下水去。」
1.他孤苦伶仃,只有老鼠,蝙蝠和飞蛾与他相伴。
2.由于那场大地震,许多小孩都变成孤苦伶仃的孤儿。
3.至于我的孤苦伶仃的生活,那简直算不了什么。
4.在孤儿院里,有许多孤苦伶仃的小朋友。
5.在福利院里,我们这些昔日孤苦伶仃的孩子,生活学习都很好,和有父母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
6.小明从小孤苦伶仃,因此狠早就学会独立。
7.他童年时代父母早亡,多年来一直孤苦伶仃地生活。
8.他自小案母双亡,孤苦伶仃,成长过程受尽了折磨。
9.你曾在高塔里孤苦伶仃地生活吗。
10.他自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地长大成人。
11.他的父母牺牲以后,周总理收养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12.他自小案母双亡,孤苦伶仃地长大成人。
13.留下他孤苦伶仃一个人,无人照料。
14.对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惟妙惟肖的描绘。
15.他自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成长过程受尽了折磨。
16.这群热心的义工,长久以来照顾着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衣食无缺。
17.小明从小甭苦伶仃,因此狠早就学会独立。
18.这群热心的义工,长久以来照顾著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衣食无缺。
19.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0.孤苦伶仃的独居老人,特别需要社会大众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