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裘 [yī qiú]
1. 夏衣冬裘。
3. 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
衣裘 引证解释
⒈ 夏衣冬裘。
引《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
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
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
⒉ 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
引《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
《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
清 姚鼐 《<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衣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辜释义:⒈无罪。《墨子·非攻上》:“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吕氏春秋·听言》:“诛不辜之民以求利。”《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吕延济 注:“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掠取孤幼,缚束以为奴僕。”⒉指无罪之人。《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孔 传:“辜,罪。”唐 刘禹锡《天论上》:“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⒊不必,不一定。《大戴礼记·夏小
- 2.
共敝释义:亦作“共弊”。《论语·公冶长》:“子路 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谓甘愿始终共享车马衣裘等物。后用为同甘共苦的典实。
- 3.
同裘释义:《论语·公冶长》记 子路 言志,有“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之言,《北齐书·唐邕传》记 显宗 对太后称赞 唐邕 之才,且亲解所服青鼠皮裘以赐之,曰:“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弊。 ”后遂以“同裘”为臣子受帝后恩宠之典。
- 4.
坡壠释义:犹丘陵。宋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登高回首坡壠隔,但见乌帽出復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一城之势,此地最高,如龟昂首状。楼之外即是坡壠,绵延无濠堑。”
- 5.
委裘释义:《吕氏春秋·察贤》:“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故曰 尧 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陈奇猷 校释:“谓 尧 之时,天下无事,尧 之仪表,乃委曲其衣裘,消閒自得。古者长衣,有事则振衣而起,无事则委曲衣裘而坐也。”后以“委裘”指君主任贤举能。《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物色关下,委裘 河 上。”李善 注引 晏子 曰:“治天下若委裘,用贤,委裘之实。桓公 听 管仲,而 赵襄子 信 王登,此之谓委裘。”《隋书·元孝矩传》:“恭膺宝命,实赖元功,方欲委裘,寄以分 陕,何容便请高蹈,独为君
- 6.
孔雀裘释义: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
- 7.
官寺释义:官署;衙门。《汉书·翼奉传》:“地大震于 陇西郡,毁落 太上庙 殿壁木饰,坏败 獂道县 城廓官寺及民室屋,厌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元始 二年,平帝 罢 安定 滹沱苑 以为 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今朝廷之议,吏有着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絜壶飡以入官寺。”元 萨都剌《恩荣宴》诗:“银瓮春分官寺酒,玉盃香赐御厨羹。”清 顾炎武《日知录·馆舍》:“汉 制,官寺,乡亭
- 8.
宽释释义:宽大免罪。 《史记·五宗世家》:“景帝 少子,骄怠多淫,数犯禁,上常宽释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鄩 曰:‘降将未受 梁王 宽释之命,安敢乘马衣裘乎!’乃素服乘驴至 大梁。”《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叔武 得 晋侯 宽释之信,急发车骑如 陈,往迎 卫侯。”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夏完淳》:“经略 洪承畴 欲宽释之,谬曰:‘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
- 9.
无憾释义:没有怨恨;没有不满。《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宋 魏了翁《题孙教授志铭》:“吾同年友 孙次龙 之葬,张义立 誌之,刘文节公 铭之,可以无憾矣。”巴金《爝火集·一颗红心》:“他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放下他的笔,他死而无憾。”
- 10.
暌索释义:离散;分离。南朝 梁 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五载同衣裘,一朝异暌索。”宋 梅尧臣《留别汝守王待制仲仪》诗:“邂逅二十年,三遇三暌索。”宋 崔公度《金华神记》:“安有数十年暌索,一旦解逅,而遽往者耶!”参见“暌孤”。
- 11.
暑月释义:夏月。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大暑之时。《南齐书·州郡志下》:“汉 世 交州 刺史每暑月輒避处高,今 交 土调和,越 瘴独甚。”《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唐 孔颖达 疏:“暑月多衣,所以示疾。”明 张居正《论边事疏》:“暑月非虏骑狂逞之时,料无大事,请宽圣怀。”
- 12.
朝府释义:犹府朝,官署。 《后汉书·岑晊传》:“﹝ 太 守﹞ 瑨 委心 晊 牧,褒善纠违,肃清朝府。”《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
- 13.
罽裘释义:古代一种外来的毛织品制成的衣裘。
- 14.
衣裘释义:⒈夏衣冬裘。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郑玄 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贾公彦 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吕氏春秋·重己》:“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⒉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 初与 卓文君 还 成都,居贫愁懣,以所著鷫鸘裘就市人 阳昌 貰酒,与 文君 为懽。既而 文君 抱颈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宋书·隐逸传上·戚同文》:“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清 姚鼐《<南园诗存>序》:“君家贫,衣裘薄。”
- 15.
衫子释义:⒈古代妇女穿的袖子宽大的上衣。五代 马缟《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心》:“衫子,自 黄帝 无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义,故衣裳相连。始皇 元年,詔宫人及近侍宫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於侍奉。”宋 高承《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衫子》:“﹝《实録》﹞曰:‘女子之衣与裳连,如披衫,短长与裙相似,秦始皇 方令短作衫子,长袖犹至於膝。’宜衫裙之分自 秦 始也。”唐 元稹《白衣裳》诗之二:“藉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沉香慢火熏。”⒉为上衣的通称。《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 戴上凉笠儿,穿著青纱衫子,繫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
- 16.
裘绂释义:衣裘和印绶。
- 17.
裘马释义:本指衣裘与车马,后多比喻生活豪华。
- 18.
调燮释义:⒈犹言调和阴阳。古谓宰相能调和阴阳,治理国事,故以称宰相。唐 颜舒《刻漏赋》:“罢衣裳之颠倒,配皇极而调燮。”宋 沉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调燮。”清 蒋士铨《桂林霜·议恤》:“世掌丝纶,官居鼎鉉,中书惭任调燮。”⒉调养;调理。金 朱之才《卧病有感二十韵》:“齿髮久已疏,又復失调燮。”宋 陆游《冬夜作短歌》:“衣裘视寒暖,日夜自调燮。”清 朱之瑜《与板矩书》之一:“臺兄英年畅遂,精研调燮之理,何为亦有此恙?”
- 19.
轩裘释义:轩车和衣裘。 借指官位爵禄。
- 20.
遗金释义:⒈遗落的金子。《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羊子 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唐 方干《处州献卢员外》诗:“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孟沂 见了丫鬟叙述道:‘昨日多蒙娘子美情,拾还遗金,今日特来造谢。’”⒉《韩诗外传》卷十:“吴 延陵季子 游於 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臣,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吾岂取金者乎?’”后人常以“遗金”赞叹 吴季子 其事。北周 庾信《五月披裘负薪赞》:“虽逢 季子,不拾遗金。”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