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傥来 傥来的意思
tǎnglái

傥来

简体傥来
繁体儻來
拼音tǎng lái
注音ㄊㄤˇ ㄌ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ǎng,(1) 同“倘” 。(2) 〔倜傥〕见“倜”。(3) 失意。【例句】:“文侯傥然,终日不言”。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者突然到达。

傥来的意思

傥来 [tǎng lái]

1. 意外得来,偶然得到。自来。

傥来 引证解释

⒈ 意外得来,偶然得到。参见“儻来物”。

《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来,寄者也。”
成玄英 疏:“儻者,意外忽来者耳。”
《晋书·王坦之传》:“帝曰:‘天下,儻来之运,卿何所有!’”
唐 张九龄 《南还湘水言怀》诗:“归去田园老,儻来轩冕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生得意自詡,告以秋捷,意主必喜。女愀然曰:‘乌用是儻来者为!无足荣辱,止折人寿数耳。’”

如:无义钱财汤泼雪,傥来田地水推沙。

⒉ 自来。

宋 王安石 《游章义寺》诗:“阴岭有佳客,儻来不须招。”


国语词典

傥来 [tǎng lái]

⒈ 偶然得到或意外而来的。

《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天下,傥来之运,卿何所嫌。」
《新唐书·卷八〇·太宗诸子传·纪王慎传》:「况荣宠贵盛,傥来物也,可恃以凌人乎?」


傥来(tangl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傥来是什么意思 傥来读音 怎么读 傥来,拼音是tǎng lái,傥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傥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