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犯 正犯的意思
zhèngfàn

正犯

简体正犯
繁体
拼音zhèng fàn
注音ㄓㄥˋ ㄈ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fàn,(1) 抵触,违反。【组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组词】:犯人。罪犯。(3) 侵害,进攻。【组词】:侵犯。秋毫无犯。(4) 触发,发作。【组词】:犯病。犯愁。犯疑。(5) 做错事情。【组词】:犯错误。

基本含义

原指犯罪的人。现多指犯错误或犯忌讳的人。

正犯的意思

正犯 [zhèng fàn]

1. 法律名词。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者。旧律则以首谋者为正犯。

正犯 引证解释

⒈ 法律名词。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者。旧律则以首谋者为正犯

《元典章·刑部五·检验》:“今省部定到尸形格式於内,於是开写正犯、干犯名色。”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权发监中,待提到正犯就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比差》:“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该差明知必责,定受重贿,希图破调。必重责,严限补拘,自无不到。”


国语词典

正犯 [zhèng fàn]

⒈ 法律上指二人以上共同为犯罪行为时,其实施犯罪行为者为正犯;旧律则以首谋者为正犯

主犯 首犯


正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主犯释义: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人。 除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与“从犯”相对。
    • 2.
      首犯释义:组织、带领犯罪集团或团伙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

正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从犯释义: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与“主犯”相对。

正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赏钱释义:必定付给的赏金。《水浒传》第十一回:“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捉拿正犯 林冲 。”《水浒传》第九四回:“州官出榜,‘如有祈至雨泽者,给信赏钱三千贯。’”
    • 2.
      审鞫释义:审讯。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请令诸路提点刑狱官亲行所部,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郡王谋叛贷命》:“惟情罪最昭灼,审鞫最详确,犹得死牖下者,无若 景帝 初年处 岷 藩事,最为失刑。”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籍没家产》:“审鞫反叛有据,即问其家口男女若干人……按律只坐正犯家属。”
    • 3.
      正贼释义:正犯;主犯。
    • 4.
      比捕释义:谓限期捉拿在逃人犯,违期受责罚。 《水浒传》第二二回:“知县喝道:‘他父亲已自三年前告了他忤逆在官,出了他籍,见有执凭公文存照,如何拿得父亲兄弟来比捕?’”《水浒传》第四二回:“着落 鄆城县 追捉家属,比捕正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你打刼许多东西,在家好快活,却带累我们,不时比捕。”明《杀狗记·乔人算帐》:“奉上司比捕,没处捕获。”
    • 5.
      重贿释义:⒈以丰厚的财物赠人。 《左传·成公十三年》:“公(鲁成公)如京师…… 孟献子 从,王(周简王)以为介而重贿之。”⒉指用于贿赂的大宗财物。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乡贤》:“至有生前屡罹胥靡之罚,暴著耳目者,亦儼然当春秋两祭;而黌序中,遂借公举以媒重贿,日甚一日。”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凡抗拘不到已改差拿,而牌上正犯,仍有不到,必该差明知必责,定受重贿,希图破调,必重责。”

正犯(zhengf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犯是什么意思 正犯读音 怎么读 正犯,拼音是zhèng fàn,正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