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策 [shī cè]
1. 策划不当或不周;失算。
例他这一步可是失策。
英[ misstep; ]
2. 错误的策略。
例不管怎样,要排干所有的沼泽地,这是失策的。
英[ mistaken,unwise; ]
失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失筴”。策略上有错误;谋划不当。
引《管子·山权数》:“故君无失时,无失筴,万物兴丰,无失利。”
《后汉书·胡广传》:“国有大政,必议之於前训,諮之於故老,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
清 杜濬 《淮阴送别徐松之》诗:“可笑淹留余失策,翻疑君去太怱怱。”
沙汀 《淘金记》二四:“寡妇强制自己笑了,因为她已经很快反省到了她的失策。”
国语词典
失策 [shī cè]
⒈ 计谋失误。也作「失算」。
引《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是以虑无失策,举无过事。」
《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谋无遗谞,举不失策。」
反得计
失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失筴释义:见“失策”。
- 2.
失着释义:行动疏忽或方法错误;失策。 着(zhāo)。
- 3.
失计释义:失策;失算。
- 4.
宛洛释义: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 南阳 和 洛阳。常借指名都。汉 王逸《荔支赋》:“宛 洛 少年,邯郸 游士。”《文选·谢朓<和徐都曹>》:“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张铣 注:“宛,南阳 也;洛,洛阳 也;皇州,帝都也。时都在 江 东,而言 宛 洛 者,举名都以言之也。”唐 王维《宿郑州》诗:“宛 洛 望不见,秋霖晦平陆。”明 陈子龙《平陵东》诗:“不逢时会岂失策,犹与 宛 洛 开先声。”清 陈梦雷《庚申上元同杨道声题汴梁旅店》诗:“喜遂京华约,初从 宛 洛 期。”
- 5.
左计释义:⒈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⒉邪恶的计谋。⒊宋代管理财政的官署名。辖京东各道。
- 6.
无状释义:⒈没有形状。《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王弼 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吕氏春秋·大乐》:“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於知之矣。”⒉没有功绩。《史记·夏本纪》:“﹝ 舜 ﹞行视 鯀 之治水无状,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唐 元稹《裴誗充河南节度判官制》:“尔等佐 釗,斯任不细,苟或无状,其思有尤。可依前件。”宋 叶适《始议一》:“然宰辅无状,踵失策,继旧盟,卒亦黽勉割四要郡畀之。”⒊谓行为失检,
- 7.
漏策释义:失策。
- 8.
荆吴释义:⒈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晋 陆机《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而与天下争衡矣。”唐 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⒉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薄 会稽,为 荆吴。”颜师古 注:“文颖 曰:‘即今 吴 也。高帝 六年为 荆国,十年更名 吴。’荆吴,同是一国也。”
- 9.
荆高释义:荆轲 和 高渐离 的并称。后泛指任侠行义的人。清 钱谦益《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绕朝 之赠策,荆 高 燕 市之饮泣……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清 陈维崧《贺新郎·题沙介臣词》词:“索米 长安 非失策,看掀髯,意气雄 河朔。荆 高 辈,未萧索。”
- 10.
计过释义:⒈计算、检讨过失。⒉失策。
- 11.
赐廕释义:亦作“赐荫”。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 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将奸阉 王振 全家抄没,凡参劾 王振 吃亏的加官赐荫。”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 福王 时,犹以不守 河 为失策,赐諡、赐祭葬而不予赐廕,尤可叹耳!”
- 12.
赐荫释义: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 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将奸阉 王振 全家抄没,凡参劾 王振 吃亏的加官赐荫。”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 福王 时,犹以不守 河 为失策,赐諡、赐祭葬而不予赐廕,尤可叹耳!”
- 13.
进退失图释义: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
- 14.
遗算释义:亦作“遗筭”。亦作“遗笇”。失算;失策。
- 15.
遗策释义:⒈亦作“遗筴”。亦作“遗筞”。失策;失算。《庄子·外物》:“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成玄英 疏:“筭计前后钻之凡经七十二,筭计吉凶曾不失中。”《吕氏春秋·贵当》:“荆 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高诱 注:“遗,犹失也。”北周 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虏 青犊 之兵,甚有秘计;烧 乌巢 之米,本无遗策。”《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向 善商财,计算无遗策。”⒉指前人遗留下来的策略计划。汉 贾谊《过秦论上》:“孝公 既没,惠文、武、昭襄王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 汉中,西举 巴 蜀,东割膏腴之
- 16.
遗计释义:⒈犹失策。⒉指死者留下的计谋、计划等。⒊遗留财产。计,生计,指财产。
- 17.
非计释义:非良策;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