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濮阳 濮阳的意思
yáng

濮阳

简体濮阳
繁体濮陽
拼音pú yáng
注音ㄆㄨˊ 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ú,(1) 〔濮阳〕地名,在中国河南省。(2) 姓。

yáng,(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例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组词】: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句】: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组词】:阳春。(6) 外露的,明显的。【组词】:阳沟。阳奉阴违。(7) 凸出的。【组词】:阳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例句】: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 带正电的。【组词】:阳极。阳电。阳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组词】:阳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濮阳的意思

濮阳 [pú yáng]

2. 地名,在河南。

3. 姓。


濮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都释义: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 代指 商丘,在 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 注:“相土,殷商 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 即位,居 商丘。’则,相土 之 东都 为今 河南 商丘县。”一说指 帝丘(今 河南省 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 指 洛邑,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在 镐京 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诸侯城 成周,以为 东都,崇 文 德焉
    • 2.
      五鹿释义:⒈春秋 时地名。 (1)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 注:“五鹿,卫 地。”(2)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杜预 注:“五鹿,晋 邑。”⒉指 西汉 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 通晓 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
    • 3.
      别屯释义:谓军队原驻地以外设立的营盘。《后汉书·郭躬传》:“彭 在别屯而輒以法斩人,固 奏 彭 专擅,请诛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元年》:“吕布 有别屯在 濮阳 西,曹操 夜袭破之。”
    • 4.
      反意释义:⒈返归的念头。《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今 建(苏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餘,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⒉反叛的意图。《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元年》:“濮阳 大姓 田氏 为反间,操 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晋剧《打金枝》:“唐王:昔日里 安禄山 起了反意。”
    • 5.
      寒泉冈释义:地名。 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
    • 6.
      帝丘释义:⒈古地名。 在今 河南 濮阳 县西南,相传为 颛顼 都城。公元前六二九年 卫成公 自 楚丘 迁都于此。战国 时名 濮阳,秦 置 濮阳县。《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衞 迁于 帝丘。”杜预 注:“帝丘,今 东郡 濮阳县,故帝 顓頊 之虚,故曰 帝丘。”明 焦竑《焦氏笔乘·古今都会》:“顓帝 都 帝丘,今 山东 濮州,旧有陵碑尚存。”⒉指帝王建都的地方。清 钱谦益《西湖杂感》诗:“建业 餘杭 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 7.
      撒岁释义:撒岁sa sui。在濮阳一带,在年三十夜晚家中者待儿女们睡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芝麻秸撒在院内,边撒还边念叨:“东撒岁,西撒岁,儿女成群排成队。”这种习俗就是撒岁。
    • 8.
      新习乡释义:新习镇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西南部,东与濮阳县城关镇接壤,西与安阳市内黄县毗邻,南与安阳市滑县相临,东南与子岸乡相连,全乡区域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下辖47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 9.
      新台释义:《诗·邶风》篇名。小序谓刺 卫宣公。春秋 时,卫宣公 为儿子 伋 娶 齐 女,闻其貌美,欲自娶,遂于 河 边筑 新台,将 齐 女截留。“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新台 故址在今 河南 濮阳 境。后用以喻不正当的翁媳关系。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二:“明皇、太真 之事,本有 新臺 之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少奶奶见此情形,猛然想起莫非他不怀好意,要学那 新臺 故事。”
    • 10.
      朝哺释义:⒈犹朝晡。朝时(辰时)至晡时(申时)。借指办理政务时间。汉 高诱《<淮南子>叙》:“建安 十年,辟司空掾,除 东郡 濮阳 令……於是以朝餔事毕之间,乃深思先师之训,参以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解。”《后汉书·王符传》:“﹝今﹞冤民仰希申诉,而令长以神自畜,百姓废农桑而趋府廷者,相续道路,非朝餔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李贤 注:“《説文》曰:‘餔,谓日加申时也。’今为‘晡’字也。”王先谦 集解:“餔日加申,则朝为日加辰也。”⒉犹朝晡。指早晚餐食。亦指早晨餐食。元 洪希文《菜羹》诗:“筠笼採擷朝餔供,土
    • 11.
      澶渊释义: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 12.
      澶渊之盟释义:北宋与辽在澶渊订立和约的事件。1004年辽军南下攻宋,进逼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军民奋勇御敌,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射死辽帅,击败辽军。辽提出议和。宋真宗赵恒急于求和,借口“屈己安民”,在澶州与辽订立议和条约,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亦名澶渊郡,史称澶渊之盟。
    • 13.
      璧田释义:《春秋·桓公元年》:“三月,公会 郑伯 於 垂,郑伯 以璧假 许 田。”后世因以“璧田”喻良田美地。唐 李商隐《为濮阳公陈许谢上表》:“惟彼璧田,实联鼎邑;古之近甸,今也雄藩。”宋 梅尧臣《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比及过 牛峡,还闻迎璧田。”
    • 14.
      竿城释义: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东北。
    • 15.
      贤善释义:⒈贤明善良。《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三》:“迁于贤善,莫不咸听。”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信度国》:“其有精勤贤善之徒,独处闲寂,远迹山林,夙夜匪懈,多证圣果。”唐 元稹《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夫人 濮阳 吴氏,贤善恭干。”⒉指贤明善良的人。唐 元稹《授孟子周太子宾客制》:“闻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为之师,贤善为之友,而况乎羽翼元子,宾游东朝,非旧德耆年,孰副兹选?”
    • 16.
      闺籍释义:“金闺籍”的省称。 记载朝廷诸官姓名的簿籍。唐 李商隐《为濮阳公陈情表》:“纔通闺籍,又处藩条。”宋 徐铉《和陈赞善致仕还京口》:“已驾安车归故里,尚通闺籍在龙楼。”《宋史·选举志五》:“先是,任子得摄太祝奉礼,未几,即补正员。帝谓:‘膏粱之子,不十年坐致闺籍。’”参见“金闺籍”。
    • 17.
      顶代释义:代替。 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孙春阳》:“﹝ 孙春阳 南货铺﹞自 明 至今已二百三四十年,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郭沫若《棠棣之花》附录《我怎样写<棠棣之花>》:“从酒家女临死时的‘濮阳酒店……’讹听成为‘仆--阳坚’,点出了 阳坚 的虚名,而以酒家女顶代。”
    • 18.
      高超释义:⒈很高明;超过一般水平:技艺高超。⒉宋代治河工人。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的商胡决口,高超提出了“三节下埽工作法”,为制服这次黄河严重灾害做出了贡献。

濮阳(pu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濮阳是什么意思 濮阳读音 怎么读 濮阳,拼音是pú yáng,濮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濮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