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dàn,(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例句】: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组词】:金石。(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组词】: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
gōng,(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组词】: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组词】:工业。工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组词】:工作。工厂。竣工。(4) 工作量。【组词】: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5) 技术和技术修养。【组词】: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6) 细致,精巧。【组词】: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例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组词】: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1. 采石或加工石料。
英[ masonry; ]
2. 切割、雕刻或修整石头的工人。
英[ stonecutter; ]
⒈ 古时雕琢玉和磬的匠人。
引《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孔颖达 疏:“玉及磬同出于石,故谓石工也。”
⒉ 指石匠。
引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 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宋史·种世衡传》:“凿地百五十尺,始至於石,石工辞不可穿。”
⒈ 商代专职的六工之一。指雕琢玉和磬的工匠。
引《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⒉ 将石块制成器物的工人。
引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宋史·卷三三五·种世衡传》:「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