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帖释义:⒈药一剂称一帖。唐 白居易《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只到我家厢儿里取一帖药来,煎与我吃。”⒉指一帖药。《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病比昨日减动六七分了;今日再一帖下去,情管都好了。”⒊古代科举考试的一条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帖,帖三言。”⒋一幅字帖。宋 苏轼《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之二:“鬢鬚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 遂良。”⒌犹一盏。《景德传灯录·法
- 2.
上下床释义:汉 末 许汜 遭乱过 下邳,见 陈登,登 轻视 汜,自上大床卧,使 汜 卧下床。后 汜 以此事告 刘备,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所采,是 元龙(陈登 之字)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悬殊。元 方回《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人物真高絶,何徒上下床。”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去岁秋暮,余于此间偶见古拓照片一帙……举与 民国 八年 上海 艺苑真赏社 所印行 安氏 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 天一
- 3.
书袋释义:⒈装书卷、文件的口袋。唐 王起 有《獭皮书袋赋》。见《文苑英华》卷一○六。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平曾 謁 华州 李相 不遇,因吟一絶而去曰:‘……诗卷却抛书袋里,譬如閒看 华山 来。’”⒉金 大定 十六年规定的官吏佩饰,悬于束带,作为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高下而有所不同。参阅《金史·舆服志下》。⒊指古书词句。清 沉起凤《谐铎·十姨庙》:“五姨惯弄书袋,今止要集古人旧句,各成一律。”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题记》:“辛稼轩 在写作歌词的时候,往往喜欢‘掉书袋’,在歌词当中使
- 4.
云浪释义:⒈如云之浪。唐 李商隐《失题》诗:“锦水 湔云浪,黄山 扫地春。”宋 赵以夫《龙山会·四明重阳泛舟月湖》词:“湖光蓝滴透。云浪碎、巧学波纹吹皱。”清 钱谦益《戏题徐元叹所藏锺伯敬茶讯诗卷》诗:“坐听松风沸石鼎,手汲云浪烹新泉。”⒉亭名。宋徽宗 政和 七年筑 万岁山 艮岳(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内东北隅),亭在 艮岳 西 梅渚洲。宋徽宗《艮岳记》:“出关,下平地,有大方沼,中有两洲,东为 芦渚,亭曰 浮阳;西为 梅渚,亭曰 云浪。”宋 李质《艮岳赋》:“矧 梅 芦 之二渚,结 云浪 与 浮阳。”
- 5.
五老榜释义:唐 天復 元年 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 等五人同榜及第,年皆逾六十,时称“五老榜”。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放老》:“﹝ 唐 ﹞ 天復 元年,杜德祥 牓放 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 等及第…… 松、希羽 甲子皆七十餘。象,京兆 人;崇、希颜,闽中 人;皆以诗卷及第,亦皆年逾耳顺矣。时谓五老榜。”
- 6.
休务释义:⒈指停止公务。《北齐书·高叡传》:“高祖 甚以悲伤。语 平秦王 曰:‘此儿天生至孝,我儿子无有及者。’遂为休务一日。”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四:“千秋节,詔天下咸燕乐,有司休务三日。”《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时西边日警,二府、三司虽假不休务。”⒉罢休;停止。宋 赵令畤《浣溪沙·王晋卿筵上作》词之五:“少日怀山老住山,一官休务得身閒。”宋 赵以夫《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词:“任诗卷抛荒,棋枰休务,寂寞风帘舞絮。”
- 7.
低摧释义:⒈低首摧眉。形容劳瘁的样子。唐 柳宗元《闵生赋》:“心沉抑以不舒兮,形低摧而自愍。”五代 齐己《谢王秀才见示诗卷》诗:“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宋 苏辙《次韵吕君见赠》诗:“老病低摧方伏櫪,壮心坚鋭正当年。”⒉低沉悲怆。宋 苏舜钦《寒夜十六韵答子履见寄》诗:“眺听时怀土,低摧动畏人。”
- 8.
健爽释义:刚健开朗。《新唐书·李华传》:“华 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 健爽自肆,时谓不及 颖士,而 华 自疑过之。”明 李东阳《跋谢氏逸老堂诗卷后》:“闻其风神健爽,视曩昔益倍。”瞿秋白《赤都心史》一:“游荡狂筵的市侩乐,殊不愿对于清明健爽的劳作之歌让步。”
- 9.
匹纸释义:我国古代一种供作画写字用的优质纸。宋 陆游《跋为子遹书诗卷后》:“子 遹 持匹纸求録诗,期年矣,以乃翁衰疾,不忍迫蹙。予更以此念之,为写终此卷。”明 屠隆《考槃余事·纸笺·宋纸》:“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 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 举眼一看,楼中间掛着一张匹纸,上写冰盘大的二十八个大字。”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七:“明 时大内白笺,磁青纸、高丽 茧纸,皮纸、新安 玉牋,谭笺、观音帘,匹纸,皆可珍者也。”
- 10.
半照释义:⒈谓月球的半面受日光照射。《春秋·桓公三年》“日有食之”唐 孔颖达 疏:“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⒉指半边月。唐 韩偓《寄远》诗:“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叶落敲井乾。”⒊半片破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 诗卷六引《古今诗话》:“有苍头卖半照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 直引至其居,出半照以合之。”参见“半镜”。
- 11.
吟轴释义:诗卷;诗册。
- 12.
和章释义:谓酬和他人的诗章。 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韵。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方夫人诗卷》:“山舟学士 ……赋纪恩诗四章,一时和者不下百餘人。学士品题,以 芷斋 方夫人 为最。夫人时年八十,手书和章,笔力苍劲。”
- 13.
奏目释义:奏事的条目。宋 沉括《梦溪笔谈·谬误》:“黄宗旦 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於口。”元 萨都剌《题进士索士严诗卷》诗:“故人传奏目,请便趣行装。”《元典章·礼部四·蒙古学》:“省部臺院凡有奏目用蒙古字写。”
- 14.
学佛释义:⒈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唐 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唐 黄滔《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五代 徐夤《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宋 李觏《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⒉指信仰或研究佛教。唐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 15.
对语释义:⒈对偶的词句。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⒉交谈,对话。唐 韩愈《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元 萨都剌《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章炳麟《驳中国
- 16.
慕艳释义:⒈亦作“慕艳”。犹艳羡。明 宋濂《罗氏<五老图诗卷>序》:“见者惊诧,不曰此人世之上瑞,则曰是国家之休贞,嗟嘆慕艷,若有所不及。”明 沉德符《野获编·工部·两京街道》:“其时南中有一大老……偶署工部,值北有清街之举,慕艳其事,亦出榜清理街道。”清 戴名世《魏其论》:“灌夫 以丞相戏弄之言告 魏其,魏其 与夫人市牛酒、设帐具,必欲得 武安 一往,岂其慕艳 武安,而亦如天下士、郡国诸侯之以其顾盼为重耶?”⒉见“慕艷”。
- 17.
杰构释义:佳作。《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九·简斋集》:“初,与义 尝作《墨梅》诗,见知於 徽宗;其后又以‘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两声中’句为 高宗 所赏,遂驯至执政,在南渡诗人之中最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大器晚成,瓦釜已久,虽延年命,亦悲荒凉,校讫黯然,诚望杰构於来哲也。”
- 18.
枯乾释义:⒈枯竭;枯萎。 元 吴莱《小园见园丁缚花》诗:“皮肤早蝎蚀,骨髓愳枯乾。”老舍《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⒉指枯死之人或物。明 刘基《题林以仁平反诗卷》诗:“抗词动鬼神,润泽生枯乾。”
- 19.
歌台释义:表演歌舞的楼台。唐 蔡孚《奉和圣制<龙池篇>》:“歌臺舞榭宜正月,柳岸梅洲胜往年。”唐 杜牧《阿房宫赋》:“歌臺暖响,春光融融。”元 杨载《题沉君<湖山春晓图>诗卷》诗:“舞榭歌臺临大路,佛宫仙馆入云霄。”
- 20.
游寓释义:⒈游历寄居。 明 文徵明《题吴仲仁春游诗卷后》:“余惟 吴 中山水深秀,自昔多文人游寓。”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南镇 禹穴 阳明洞 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至治之世,士在公孤;小康之世,士在僚采;倾危之世,士在游寓;乱亡之世,士在阿谷。”⒉寓居他乡。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诗:“今年游寓独游 秦,愁思看春不当春。”唐 李颀《送乔琳》诗:“阳羡 风流地,沧江游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