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地记 地记的意思

地记

简体地记
繁体地記
拼音dì jì
注音ㄉ一ˋ ㄐ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jì,(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组词】: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2) 把事物写下来。【组词】:记录。记功。记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组词】:游记。日记。大事记。(4) 符号,标识(zhì)。【组词】:印记。标记。记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组词】:奏记。笺记。(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组词】:胎记。(7) 量词,指打一下。【例句】:给他一记耳光。

基本含义

指记录在地上的文字或标记,比喻留下深刻印象,使人难以忘怀。

地记的意思

地记 [dì jì]

1. 有关地理的记载。

地记 引证解释

⒈ 有关地理的记载。据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药”应作“乐”。

《南史·任昉传》:“昉 撰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百三十卷。”
宋 曾巩 《南轩记》:“下至兵权历法,星官药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於此。”


地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泉释义:⒈亦称“六钱”。王莽 始建国 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汉书·食货志下》。⒉泉名。一在 安徽省 青阳县 五溪山 之南,俗称 六泉口。一在 甘肃省 陇西县 东南,其泉有六源,故名。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八·巩昌府》:“六泉 在府东南五里。《地记》:‘东晋 太元 十一年,西秦 乞伏国仁 帅骑兵袭 鲜卑 三部大人 密贵 等於 六泉’,即此也。胡氏 曰:‘六泉 当在 高平 境内。’”
    • 2.
      切切在心释义: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 3.
      千人石释义:石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 剑池 旁。相传 南朝 梁 高僧 生公 说法于此。唐 陆广微《吴地记》:“﹝ 虎丘山 ﹞ 池(剑池)边有石可坐千人,号 千人石。”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虎丘 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 千人石。俗传,因 生公 讲法於此。”清 陈维崧《新雁过妆楼·虎丘感旧》词:“紺殿雕轩 千人石,夜深曾记同游。”
    • 4.
      南梁释义:⒈古地名,在今 河南 临汝县。《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二年,魏 伐 赵。赵 与 韩 亲,共击 魏。赵 不利,战於 南梁。”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故 梁 在 汝州 西南二百步。’《晋太康地记》云:‘战国 时谓 南梁 者,别之於 大梁 少梁 也。’古 蛮子 邑也。”⒉指《梁书》。因 梁 为南朝,故云。清 宋琬《寄姚六康》诗:“《南梁》、《北齐》编更陋,譬如嘉穀纷糠粃。”
    • 5.
      嘿记释义:不出声地记在心里。
    • 6.
      嘿识释义:默默地记住。
    • 7.
      如获至寳释义:好像得到最珍贵的东西。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 蜀 僧 行密 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寳。”李凖《李双双》五十:“二春 又急忙把 彦方嫂 的话如获至宝似地往笔记本上恭正地记着。”亦作“如獲至珍”。《红楼梦》第八十回:“那 薛蟠 得了 寶蟾,如獲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顧。”
    • 8.
      实録释义:⒈符合实际的记载。 《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録。”南朝 宋 沉约《上宋书表》:“事属当时,多非实録。”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序》:“彼皆目覩,非出传闻。信而有徵,可为实録。”明 叶盛《水东日记·会议迎复仪注》:“惟翰林简讨 邢让 一奏首有‘前次勅书不具迎復上皇之意’一言,真为实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其事又见於 孟棨《本事诗》,盖亦实録矣。”⒉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
    • 9.
      昆山释义:⒈亦作“崐山”。 山名。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晋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⒉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李善 注引《吴地记》:“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父祖葬焉。”⒊县名。今属 江苏省。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⒋指昆腔。明 王骥德《曲律·论腔调》:“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
    • 10.
      朱方释义:春秋 时 吴 地名。治所在今 江苏省 丹徒县 东南。《左传·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 以诸侯伐 吴 ……使 屈申 围 朱方。”杜预 注:“朱方,吴 邑。”《史记·吴太伯世家》:“王餘祭 三年,齐 相 庆封 有罪,自 齐 来犇 吴。吴 予 庆封 朱方 之县,以为奉邑。”裴駰 集解引《吴地记》:“朱方,秦 改曰 丹徒。”南朝 宋 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落日次 朱方。”唐 萧颖士《江有归舟三章并序》:“南条 北固,朱方 旧里。”清 张一鸣《登金山》诗:“白下 朱方 频战伐,吴 头 楚 尾总
    • 11.
      松陵释义:⒈吴淞江 的古称。为 太湖 支流三江之一,由 吴江县 东流与 黄浦江 汇合,出 吴淞口 入海。唐 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 松陵,又名 笠泽。”唐 皮日休《松江早春》诗:“松陵 清浄雪初消,见底 新安 恐未如。”参见“松江”。⒉吴江县 的别称。宋 姜夔《过垂虹》诗:“曲终过尽 松陵 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吴江县》:“吴江县,府东南四十五里,东北至 松江府 …… 唐 曰 松陵镇。乾寧 二年,杨行密 与 钱鏐 相攻,设砦於此,属 松江镇。”
    • 12.
      死记释义:强行记住;死板地记忆:死记硬背。
    • 13.
      沪渎释义:⒈古水名。指 吴淞江 下游近海处一段(今 黄浦江 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袁府君 即日便征,遗 已聚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於 沪瀆,败。”唐 陆广微《吴地记》:“﹝ 崑山县 ﹞东南一百九十里,有 晋 将军 袁山松 城,隆安 二年筑,时为 吴郡 太守,以御 孙恩 军,在 沪瀆 江滨,半毁江中。”⒉见“沪瀆垒”。
    • 14.
      照録释义:谓不作改变、不加润饰地记载原话或誊写原稿。
    • 15.
      牢记释义:牢牢地记住:牢记在心。 牢记老师的教导。
    • 16.
      独立核算释义:独立核算是指具有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地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单位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它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有独立经济的自主权,独立开设银行账户,办理各项收支结算业务;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进行全面的会计核算;单独编制预算和计算盈亏。
    • 17.
      略人释义:⒈谓掠夺人口。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陈胜 起时,商(酈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敢拘留者,此 青 徐 二州以略人法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同保犯强盗,杀人,强姦、略人、传习妖教,造畜蛊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⒉谓简略地记叙别人的事情。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故予先言《春秋》详己而略人,因其国而容天下。”
    • 18.
      笠泽释义:⒈即 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 子伐 吴,吴 子御之 笠泽。”唐 陆广微《吴地记》:“松江 一名 松陵,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明 梁辰鱼《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参见“松江”。⒉指 太湖。清 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清 赵翼《读史》诗之一:“范蠡 既霸 越,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 19.
      蛇门释义:门名。 战国 春申君 在 吴 地所造。唐 陆广微《吴地记》:“蛇门 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 造以御 越 军,在巳地以属蛇,因号 蛇门。前汉 梅福 字 子贞,为 南昌 尉,避 王莽 乱政,称得仙,弃妻子,易姓名,有人见 福 隐市卒,即此门也。”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曰 蛇门 者,为其於十二位在巳也。又云:以 越 在巳地为木,蛇北向示 越 属 吴 也。”
    • 20.
      诖注释义:错误地记载。

地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泉释义:⒈亦称“六钱”。王莽 始建国 二年(公元10年)所铸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壮泉、大泉,合称泉货六品。除小泉、大泉外,其他流通不广。参阅《汉书·食货志下》。⒉泉名。一在 安徽省 青阳县 五溪山 之南,俗称 六泉口。一在 甘肃省 陇西县 东南,其泉有六源,故名。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八·巩昌府》:“六泉 在府东南五里。《地记》:‘东晋 太元 十一年,西秦 乞伏国仁 帅骑兵袭 鲜卑 三部大人 密贵 等於 六泉’,即此也。胡氏 曰:‘六泉 当在 高平 境内。’”
    • 2.
      切切在心释义: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 3.
      千人石释义:石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山 剑池 旁。相传 南朝 梁 高僧 生公 说法于此。唐 陆广微《吴地记》:“﹝ 虎丘山 ﹞ 池(剑池)边有石可坐千人,号 千人石。”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虎丘 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 千人石。俗传,因 生公 讲法於此。”清 陈维崧《新雁过妆楼·虎丘感旧》词:“紺殿雕轩 千人石,夜深曾记同游。”
    • 4.
      南梁释义:⒈古地名,在今 河南 临汝县。《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二年,魏 伐 赵。赵 与 韩 亲,共击 魏。赵 不利,战於 南梁。”张守节 正义:“《括地志》云:‘故 梁 在 汝州 西南二百步。’《晋太康地记》云:‘战国 时谓 南梁 者,别之於 大梁 少梁 也。’古 蛮子 邑也。”⒉指《梁书》。因 梁 为南朝,故云。清 宋琬《寄姚六康》诗:“《南梁》、《北齐》编更陋,譬如嘉穀纷糠粃。”
    • 5.
      嘿记释义:不出声地记在心里。
    • 6.
      嘿识释义:默默地记住。
    • 7.
      如获至寳释义:好像得到最珍贵的东西。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 蜀 僧 行密 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寳。”李凖《李双双》五十:“二春 又急忙把 彦方嫂 的话如获至宝似地往笔记本上恭正地记着。”亦作“如獲至珍”。《红楼梦》第八十回:“那 薛蟠 得了 寶蟾,如獲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顧。”
    • 8.
      实録释义:⒈符合实际的记载。 《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録。”南朝 宋 沉约《上宋书表》:“事属当时,多非实録。”唐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序》:“彼皆目覩,非出传闻。信而有徵,可为实録。”明 叶盛《水东日记·会议迎复仪注》:“惟翰林简讨 邢让 一奏首有‘前次勅书不具迎復上皇之意’一言,真为实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其事又见於 孟棨《本事诗》,盖亦实録矣。”⒉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唐 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愚以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
    • 9.
      昆山释义:⒈亦作“崐山”。 山名。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晋 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⒉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李善 注引《吴地记》:“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父祖葬焉。”⒊县名。今属 江苏省。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⒋指昆腔。明 王骥德《曲律·论腔调》:“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
    • 10.
      朱方释义:春秋 时 吴 地名。治所在今 江苏省 丹徒县 东南。《左传·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 以诸侯伐 吴 ……使 屈申 围 朱方。”杜预 注:“朱方,吴 邑。”《史记·吴太伯世家》:“王餘祭 三年,齐 相 庆封 有罪,自 齐 来犇 吴。吴 予 庆封 朱方 之县,以为奉邑。”裴駰 集解引《吴地记》:“朱方,秦 改曰 丹徒。”南朝 宋 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落日次 朱方。”唐 萧颖士《江有归舟三章并序》:“南条 北固,朱方 旧里。”清 张一鸣《登金山》诗:“白下 朱方 频战伐,吴 头 楚 尾总
    • 11.
      松陵释义:⒈吴淞江 的古称。为 太湖 支流三江之一,由 吴江县 东流与 黄浦江 汇合,出 吴淞口 入海。唐 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 松陵,又名 笠泽。”唐 皮日休《松江早春》诗:“松陵 清浄雪初消,见底 新安 恐未如。”参见“松江”。⒉吴江县 的别称。宋 姜夔《过垂虹》诗:“曲终过尽 松陵 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吴江县》:“吴江县,府东南四十五里,东北至 松江府 …… 唐 曰 松陵镇。乾寧 二年,杨行密 与 钱鏐 相攻,设砦於此,属 松江镇。”
    • 12.
      死记释义:强行记住;死板地记忆:死记硬背。
    • 13.
      沪渎释义:⒈古水名。指 吴淞江 下游近海处一段(今 黄浦江 下游)。因当地人民用“沪”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袁府君 即日便征,遗 已聚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於 沪瀆,败。”唐 陆广微《吴地记》:“﹝ 崑山县 ﹞东南一百九十里,有 晋 将军 袁山松 城,隆安 二年筑,时为 吴郡 太守,以御 孙恩 军,在 沪瀆 江滨,半毁江中。”⒉见“沪瀆垒”。
    • 14.
      照録释义:谓不作改变、不加润饰地记载原话或誊写原稿。
    • 15.
      牢记释义:牢牢地记住:牢记在心。 牢记老师的教导。
    • 16.
      独立核算释义:独立核算是指具有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体系,全面地记录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并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单位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它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有独立经济的自主权,独立开设银行账户,办理各项收支结算业务;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进行全面的会计核算;单独编制预算和计算盈亏。
    • 17.
      略人释义:⒈谓掠夺人口。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陈胜 起时,商(酈商)聚少年东西略人,得数千。”《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敢拘留者,此 青 徐 二州以略人法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同保犯强盗,杀人,强姦、略人、传习妖教,造畜蛊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⒉谓简略地记叙别人的事情。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故予先言《春秋》详己而略人,因其国而容天下。”
    • 18.
      笠泽释义:⒈即 松江。 《左传·哀公十七年》:“三月,越 子伐 吴,吴 子御之 笠泽。”唐 陆广微《吴地记》:“松江 一名 松陵,又名 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 太湖。”明 梁辰鱼《浣纱记·谋吴》:“其嗣主 夫差 日讲武于 长洲,彼勇将 伍员 时耀兵于 笠泽。”参见“松江”。⒉指 太湖。清 方文《毘陵与何次德同舟至吴门》诗:“将归 笠泽 买 吴 舠,画舫青帘过驛桥。”清 赵翼《读史》诗之一:“范蠡 既霸 越,一舸 笠泽 中,手挟 西施 去,同泛烟濛濛。”
    • 19.
      蛇门释义:门名。 战国 春申君 在 吴 地所造。唐 陆广微《吴地记》:“蛇门 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 造以御 越 军,在巳地以属蛇,因号 蛇门。前汉 梅福 字 子贞,为 南昌 尉,避 王莽 乱政,称得仙,弃妻子,易姓名,有人见 福 隐市卒,即此门也。”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曰 蛇门 者,为其於十二位在巳也。又云:以 越 在巳地为木,蛇北向示 越 属 吴 也。”
    • 20.
      诖注释义:错误地记载。

地记造句

1.我影影绰绰地记得见过这个人。

2.他入大学前,老师的千叮万嘱,他已牢牢地记在心里。

3.我清晰地记得这件事的每一个细节。

4.举例,一个较好的初步选择可以是你的家。请记住,你对这个地方的细节的再现越鲜明,你就能越有效地记忆。

5.时间如同一本严谨的史书,它将真实地记录我们的奋斗之路。

6.简历应该细清晰了地记录学习工作经历,才能帮你找到合适的工作。

7.他把对反动派的千仓万箱深深地记在心里,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8.引号最基本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是把人所说的话完整地记录下来。

9.我还清楚地记得很多童年的趣事。

10.我站在遗忘的背面,以我的全部力量,想要永远地记住你。

11.意思是时间过去了很久,不知道她是生是死,不用信刻意地记忆,本来就牢牢地刻在心里。

12.妈妈将这个月大大小小的开支认认真真地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13.小红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一丝不苟地记笔记。

14.我隐隐约约地记得那是他说话的声音。

地记(di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地记是什么意思 地记读音 怎么读 地记,拼音是dì jì,地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地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