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采办 采办的意思
cǎibàn

采办

简体采办
繁体採辦
拼音cǎi bàn
注音ㄘㄞˇ ㄅ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i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bàn,(1) 处理。【组词】:办公。办事。办理。(2) 处分。【组词】:惩办。法办。首恶必办。(3) 置备。【组词】:办置。办货。(4) 创设。【组词】:创办。兴(xīng)办。

基本含义

采购和购买

采办的意思

采办 [cǎi bàn]

1. 采买备办。

采办货物。

[purchase; buy;]

采办 引证解释

⒈ 上贡之物,由地方贡奉称岁办,如不足,则由官出钱收购,称“採办”。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洞庭 东山 碧螺峯 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杀人香’。

康熙 己卯,车驾幸 太湖,抚臣 宋犖 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採办进奉矣。”

⒉ 指采购。 明 制,金银矿藏,皆由朝廷委派内外官员经营管理,或监督开采,规定每年征收金银的数额,称为“采办”。参阅《明会典·课程六·金银诸课》。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好容易千方百计的凑了这些银子来践你的前约,把银子交给你,自己去採办罢。”

⒊ 明 代各地向朝廷进贡的土产称“岁办”。岁办的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或认为不合要求,就出钱向商民采购,称“采办”。

《续文献通考·市糴一》:“仁宗 洪熙 元年六月,趣中官在外采办者还,罢所市场。”


国语词典

采办 [cǎi bàn]

⒈ 采购各类物品。也作「采办」。

《红楼梦·第四回》:「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著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购买


采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引释义:⒈宋 代采办军粮使用的代价证券。 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淳化 四年初,行交引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 通利军 始。”《文献通考·征榷五》:“雍熙 后用兵,乏於馈餉,多令商人输芻粮塞下,酌地之远近不为直,取市价而后增之,授以要券,谓之交引,至京师给以緡钱。又移文 江、淮、荆、湖 给以颗末盐及茶。”⒉交集引发。清 葆光子《物妖志·笤箒》:“自是惶惑殊深,淫情交引,苦思不置。”
    • 2.
      办买释义:采办购买。
    • 3.
      白望释义:⒈虚名。 《晋书·陈頵传》:“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元年》:“选官用人,不料实德,惟在白望。”⒉唐 代宫市宦者派在市场的采办人员。因他们于市中左右望,白取民物,故人称“白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閲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歛手付与。”《新唐书·张建封传》:“是时,宦者主宫市,置数十百人閲物廛左,谓之‘白望’。”宋 梅尧臣《朝天行》:“大夫言斡天关迴,黄门白望颜色死。”清 赵翼《风气》诗:“白望兴无赖,朱提妬有餘。
    • 4.
      神机营释义:军队名。明 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较早使用火枪武器。清 沿 明 制,于 咸丰 十一年选八旗 满洲、蒙古、汉 军及前锋、护军、步军、火器、健锐诸营之精锐者充之。常守卫于 紫禁城 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历代职官表·火器健锐虎枪各营·明》:“明 置 神机营,以肄习鎗礮,又置兵仗、军器二局,以分司製造,而火器之制如备。”郑观应《盛世危言·电报》:“曩奉神机营札委在 沪 采办军械及侦探中外军情时,苦于电线未通,机事不密,因购德律风四具、军线百里。”
    • 5.
      经霜释义:⒈经过秋霜。唐 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明 倪长圩《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⒉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唐 白居易《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 6.
      行伙释义:商行的伙计。清 夏燮《中西纪事·长江设关》:“禁止华洋行伙往山乡镇市自行采办。”
    • 7.
      采办释义:采购;置办:采办年货。
    • 8.
      采木释义:采办木料。

采办(caib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采办是什么意思 采办读音 怎么读 采办,拼音是cǎi bàn,采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采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