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壳 [dàn ké]
1. 枪弹或炮弹的后部,形状像圆筒,多用金属制成,内装填发射火药。
英[ cartridge case; shell case; ]
3. 炸弹的外壳。
国语词典
弹壳 [dàn ké]
⒈ 炸弹、炮弹、枪弹等的外壳。
⒉ 药筒的别名。参见「药筒」条。
弹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卡壳释义:⒈枪膛、炮膛里的弹壳退不出来。⒉比喻办事等遇到困难而暂时停顿。⒊比喻人说话中断,说不出来:他说着说着就卡壳了。
- 2.
卡殻释义:⒈弹壳在枪膛或炮膛里退不出来,不能继续射击。樊哲祥 等《到处是红旗》:“同志们!国民党上了 法 帝国主义的当,买来的机关枪是些破烂货,都卡壳了。”陆拂为《林海猎手》:“他扳开枪栓,坏了,子弹卡壳了。”⒉比喻事情遇到困难而暂时不能进行。王安友《认门》四:“石柱 是个热心诚意的好青年,但为什么一到姑娘认门时就卡壳呢。”
- 3.
子母筒释义:子弹壳。
- 4.
枪弹释义:也叫子弹。 用枪膛发射的弹药。由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四部分组成。有普通弹、曳光弹、燃烧弹、穿甲弹、穿甲燃烧弹等。发射时由枪击针撞击底火,引爆发射药,产生气体将弹头推出。
- 5.
药筒释义:枪弹或炮弹后部装火药的圆筒,多用金属制成。 通称弹壳。
- 6.
锃亮释义:闪光耀眼。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四章:“屋中央的小炕桌上,放着一个黄铜的炮弹壳,擦得明光锃亮,插满了金红色的野百合花。”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五:“他是个长胳膊,鹭丝腿,五尺五的大高个子,剃着锃亮的光头。”冯骥才《书桌》:“新买的桌子宽大、实用、漆得锃亮。”
- 7.
铜帽释义:⒈指枪弹。因弹壳系铜制,故名。⒉潜水员下水操作时戴的帽子,密封不透水,借助玻璃孔进行观察,通过气环口进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