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高烧 高烧的意思
gāoshāo

高烧

简体高烧
繁体高燒
拼音gāo shāo
注音ㄍㄠ ㄕ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āo,(1)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组词】: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2) 高度。【例句】:他身高一米八。(3) 等级在上的。【组词】:高级。高考。(4)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组词】: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5) 声音响亮。【组词】:引吭高歌。(6)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组词】: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7) 热烈、盛大。【组词】:高昂。兴高采烈。(8) 显贵,道德水平高。【组词】: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9)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组词】:高祖。(10)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组词】:高锰酸钾。(11) 姓。

shāo,(1) 使东西着火。【组词】:焚烧。燃烧。烧灼。烧毁。(2)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组词】:烧水。烧饭。烧砖。烧焊。烧蓝。烧料。(3) 一种烹饪方法。【组词】:烧茄子。烧鸡。(4) 体温增高。【组词】:发烧。退烧。(5) 经烘烤制成的饼。【组词】:烧饼。火烧。(6) 一种烈性白酒。【组词】:烧酒。高粱烧。(7)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基本含义

指高烧发热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事物极度激动或紧张的状态。

高烧的意思

高烧 [gāo shāo]

1. 指体温在39°C以上。也叫“高热”

天啊!他发高烧了。

[high fever;]

高烧 引证解释

⒈ 指体温在摄氏三十九度以上。也叫高热。

《新民晚报》1990.6.4:“敏敏 病了,高烧不退。”


国语词典

高烧 [gāo shāo]

⒈ 指体温超过摄氏三十七度以上。

如:「感冒常会发高烧。」


高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壮热释义:高热;高烧。
    • 2.
      实症释义:中医通常指发病时高烧、无汗、大便不通、胸腹胀满等症状。
    • 3.
      汗邪释义:高烧出汗,神智昏迷,语言错乱。
    • 4.
      汤烧火热释义:指生病发高烧。
    • 5.
      煎厥释义:发高烧而昏厥。
    • 6.
      猪瘟释义: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高烧、寒战、不食、有眼屎、皮肤上有小红点、指压不退、便秘、腹泻等。暴发性的常突然死亡。春季注射猪瘟疫苗可预防。
    • 7.
      産褥热释义:病名。产妇在分娩期或产褥期中,由细菌或病毒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全身发热性反应。症状是持续发高烧,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脓血,头痛,呕吐等。
    • 8.
      瘅疟释义:中医指疟疾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发高烧,打寒战,烦躁,口渴,呕吐等。
    • 9.
      破伤风释义: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菌产生毒素侵害神经系统,有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牙关紧闭、高烧等症状。给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及时处理伤口,可防治此病。
    • 10.
      谵妄释义:中医病证名。由于高烧、中毒或由感染引起的精神病等所出现的意识障碍。主要症状是神志恍惚,对时间、地点和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辨认,可有幻觉、错觉、说胡话等。
    • 11.
      题主释义:旧丧礼,人死后,立一木牌,上写死者衔名。用墨笔先写作“×××之神王”,然后于出殡之前请有名望者用朱笔在“王”字上加点成为“主”字,谓之“题主”。亦称“点主”。明 汤显祖《牡丹亭·秘议》:“[生]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那位女王?[净]是没有题主哩。”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五:“丧家十二禁……九请贵客题主。”周振鹤《苏州风俗·婚丧礼俗·凶礼》:“七、题主:出殡之前日……亡者神主,必请当道之显者题主。仪仗恭迎,别辟一室,灯彩摇红,孝子吉服迎叙。既而主题者升堂,南面而坐,红烛高烧;
    • 12.
      高热释义:人的体温在39℃以上叫高热。也叫高烧。
    • 13.
      鬓影释义:鬓发的影子。 语本 唐 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鬢影,来对白头吟。”宋 刘一止《梦横塘》词:“浪痕经雨,鬢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明 蓝智《过云洞岭》诗:“夕阳驱瘦马,髩影漫萧萧。”《花月痕》第四一回:“强将红烛夜高烧,鬢影撕磨此福销。”
    • 14.
      鱼烛释义:⒈人鱼膏做的烛。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葬始皇酈山……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唐王捧珪《日赋》:“荧火聚燃,鱼烛并爇,明月高映,繁星远列。”戴望舒《灯》诗:“帝王长卧,鱼烛永恒地高烧,在他森森的陵寝。”⒉方言。蜡烛。

高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壮热释义:高热;高烧。
    • 2.
      实症释义:中医通常指发病时高烧、无汗、大便不通、胸腹胀满等症状。
    • 3.
      汗邪释义:高烧出汗,神智昏迷,语言错乱。
    • 4.
      汤烧火热释义:指生病发高烧。
    • 5.
      煎厥释义:发高烧而昏厥。
    • 6.
      猪瘟释义: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高烧、寒战、不食、有眼屎、皮肤上有小红点、指压不退、便秘、腹泻等。暴发性的常突然死亡。春季注射猪瘟疫苗可预防。
    • 7.
      産褥热释义:病名。产妇在分娩期或产褥期中,由细菌或病毒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全身发热性反应。症状是持续发高烧,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脓血,头痛,呕吐等。
    • 8.
      瘅疟释义:中医指疟疾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发高烧,打寒战,烦躁,口渴,呕吐等。
    • 9.
      破伤风释义: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菌产生毒素侵害神经系统,有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牙关紧闭、高烧等症状。给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及时处理伤口,可防治此病。
    • 10.
      谵妄释义:中医病证名。由于高烧、中毒或由感染引起的精神病等所出现的意识障碍。主要症状是神志恍惚,对时间、地点和周围的事物不能正确辨认,可有幻觉、错觉、说胡话等。
    • 11.
      题主释义:旧丧礼,人死后,立一木牌,上写死者衔名。用墨笔先写作“×××之神王”,然后于出殡之前请有名望者用朱笔在“王”字上加点成为“主”字,谓之“题主”。亦称“点主”。明 汤显祖《牡丹亭·秘议》:“[生]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那位女王?[净]是没有题主哩。”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五:“丧家十二禁……九请贵客题主。”周振鹤《苏州风俗·婚丧礼俗·凶礼》:“七、题主:出殡之前日……亡者神主,必请当道之显者题主。仪仗恭迎,别辟一室,灯彩摇红,孝子吉服迎叙。既而主题者升堂,南面而坐,红烛高烧;
    • 12.
      高热释义:人的体温在39℃以上叫高热。也叫高烧。
    • 13.
      鬓影释义:鬓发的影子。 语本 唐 骆宾王《在狱咏蝉》:“那堪玄鬢影,来对白头吟。”宋 刘一止《梦横塘》词:“浪痕经雨,鬢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明 蓝智《过云洞岭》诗:“夕阳驱瘦马,髩影漫萧萧。”《花月痕》第四一回:“强将红烛夜高烧,鬢影撕磨此福销。”
    • 14.
      鱼烛释义:⒈人鱼膏做的烛。语本《史记·秦始皇本纪》:“葬始皇酈山……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唐王捧珪《日赋》:“荧火聚燃,鱼烛并爇,明月高映,繁星远列。”戴望舒《灯》诗:“帝王长卧,鱼烛永恒地高烧,在他森森的陵寝。”⒉方言。蜡烛。

高烧造句

1.他因为高烧,在床上辗转反侧。

2.在我七岁那年生病发高烧,妈妈寸步不离地留在我身边。

3.由于高烧不退,刚才他还心神恍惚,说了好多梦话。

4.爱情像发高烧,它的来去,都不受意志的控制。

5.爱情就像发高烧,它的来去,都不受意志的控制。

6.他发高烧已经持续好几天了。

7.经过医生对症下药,病人高烧已退。

8.弟弟发了高烧,一个下午都是昏迷不醒。

高烧(gaos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高烧是什么意思 高烧读音 怎么读 高烧,拼音是gāo shāo,高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高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