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 [jiǔ guò]
1. 犹酒失。酒后所犯的过失。
酒过 引证解释
⒈ 犹酒失。酒后所犯的过失。
引《晋书·周顗传》:“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
《宋书·颜延之传》:“延之 性既褊急,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中翰》:“予尝与山人语,温温耳;而觉其中有不能自吐之块垒,被酒輒发。 中翰 心知其非酒过也,惟真感真,惟真忘真,不亦信夫。”
酒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菜释义:宴席中最主要的一道菜。 《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酒过两巡,巴老师 用托盘亲自端上主菜:鱼翅!”
- 2.
伤酒释义:因饮酒过度而致病。
- 3.
回隐释义:⒈回避,隐藏。 《南史·颜延之传》:“延之 性既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回隐。”《后汉书·任隗传》:“﹝ 隗 ﹞独与司徒 袁安 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鯁言直议,无所回隐。”宋 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夫既自比於古之任者矣,乃欲睠顾回隐,以市於世,其可乎?”⒉迂远幽隐。唐 柳宗元《愚溪对》:“今汝之託也,远王都三千餘里,侧僻迴隐。”
- 4.
害酒释义:病酒。因饮酒过量而感觉不适。
- 5.
宿醉释义:醉酒过夜仍未醒。
- 6.
市楼释义:⒈市中楼房。 又称旗亭。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三辅黄图·长安九市》:“夹 横桥 大道,市楼皆重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三国 吴 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清 孙诒让 正义:“汉 市楼名旗亭,盖亦立旗於上。”又云:“汉 时市有市楼,为市吏候望之所。”⒉市中楼房。又称旗亭。指酒楼。其上亦立帜以为标识。唐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碁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宋 周密《武林旧事·酒楼》:“熙春楼
- 7.
撒酒疯释义:(撒酒疯儿)喝酒过量后,借着酒劲任性胡闹。 也说发酒疯。
- 8.
柴桑翁释义:⒈指 晋 陶潜。因其晚年隐居 柴桑,故称。宋 朱熹《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分韵得中字》:“愿书今日怀,远寄 柴桑翁。”⒉指 晋 刘遗民。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近见士子多使 柴桑翁 为 陶渊明,不知 刘遗民 曾作 柴桑 令也。”参见“柴桑令”。
- 9.
欲醉还休释义:想要喝醉,却又不想醉。表明充满矛盾的内心,难以自主。醉,有形容词、动词等词性。常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 10.
沾醉释义:⒈谓大醉。明 沉德符《野获编·府县·金元焕》:“即具酒肴盛饌……人人以大觥沃之沾醉。”清 周亮工《与陈琪园书》:“旅次 龙山,饮羊羔酒过多,沾醉,草草都不能文。”⒉霑醉:大醉。因酒醉时胸襟沾湿,故称。《汉书·游侠传·陈遵》:“尝有部刺史奏事,过 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 遵 霑醉时,突入见 遵 母。”颜师古 注:“霑,湿。言其大醉也。”《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四年》:“从者皆霑醉。”胡三省 注:“霑醉,言饮酒大醉,胸襟霑湿,不能自持也。”清 郑燮《再和卢雅雨》之四:“皂隶解吟笺上句,舆臺霑醉柳边城。”
- 11.
涚齐释义:浊酒过滤成的清酒。齐,浊酒。
- 12.
淫酗释义:饮酒无度。《书·泰誓中》:“淫酗肆虐,臣下化之。”孔颖达 疏:“言饮酒过多也。”南朝 梁武帝《移京邑檄》:“淫酗醟肆,酣歌壚邸。”《明史·朱钦传》:“钦 以 山东 俗淫酗,严禁市酤。”
- 13.
溜桌释义:因饮酒过量而滑到酒席桌下:酒已经喝多了,再喝我非溜桌不可。
- 14.
病酒释义:⒈饮酒沉醉。 ⒉谓饮酒过量而生病。
- 15.
覆棋释义:⒈指棋下过后,重新按原来下的顺序逐步演布,以验得失。 《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 孝瑜 ﹞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覆棋不失一道。”⒉泛称下棋。唐 许浑《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诗:“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宋 陆游《闲趣》诗:“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参见“覆局”。
- 16.
趁口释义:⒈亦作“趂口”。随口。《京本通俗小说·金主亮荒淫》:“那女待詔道:‘好姐姐!你不须发恼,我不过是趁口取笑你,难道你这般激烈索性的姐姐,身边就肯添个影人儿?’”清 汪价《三侬赘人广自序》:“初如小儿喤喤学语,舌本都强,少焉,渐觉柔利,至数百遍,而趁口以出,自然通协。”⒉顺着别人的口气;趁机开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酒过三杯,主人就开口道:‘敢问客长,适间此宝可肯卖否?’文若虚 是个乖人,趁口答应道:‘只要有好价钱,为甚不卖?’”《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道:‘这个明是盗赃了。’盗犯也趁口喊道:‘这正
- 17.
过酒释义:⒈谓宴饮中传杯劝酒。⒉谓饮酒过量。⒊下酒。
- 18.
过量释义:超过限量:饮酒过量。过量施肥对作物生长不利。
- 19.
过饮释义:饮酒过量。
- 20.
迵风释义:中医谓饮酒过多引起的一种风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