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废止 废止的意思
fèizhǐ

废止

简体废止
繁体廢止
拼音fèi zhǐ
注音ㄈㄟˋ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i,(1) 停止,不再使用。【例句】: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2)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组词】: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3) 没有用的东西。【组词】:修旧利废。利用“三废”(“三废”,废气、废水、废渣)。(4) 荒芜,衰败。【组词】:田园荒废。几经兴废。(5) 重伤或杀死某人。【组词】:废了他。

zhǐ,(1) 停住不动。【组词】:止步。截止。(2) 拦阻,使停住。【组词】:止痛。禁止。(3) 仅,只。【组词】:止有此数。不止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

基本含义

废止指取消、废除某种规定、法令、制度或协议等。

废止的意思

废止 [fèi zhǐ]

1. 使法律上无效,宣布在法律上不再生效;取消。

废止旧条例。

[annul; abolish;]

废止 引证解释

⒈ 取消,停止使用。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当时又有 钱玄同 先生提倡废止汉字,用罗马字母来代替。”


国语词典

废止 [fèi zhǐ]

⒈ 废弃不用。

如:「这项办法已经废止。」

废除 取消

缔结 开创 建立


废止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取消释义: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取消资格。取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也作取销。
    • 2.
      废除释义: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除农奴制。 废除不平等条约。

废止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建立释义:⒈开始成立:建立政权。建立新的工业基地。⒉开始产生;开始形成:建立友谊。建立邦交。
    • 2.
      开创释义:开始建立;创建:开创新局面。这家老店开创于十九世纪末。
    • 3.
      缔结释义:订立;建立(条约、同盟、邦交等):缔结友好条约。

废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铢钱释义: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一种货币。用铜铸成,重五铢。三国至隋都有五铢钱,到唐高祖时废止。
    • 2.
      国币释义:⒈国家规定的货币。《管子·山至数》:“国币尽在下,币轻穀重。”⒉旧指 中国 国定的银本位货币。清 宣统 二年(1910年),规定国币单位,定名曰“圆”。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币,采用法币,沿称国币。
    • 3.
      大众语释义:1934年 上海 展开语文如何接近民众的讨论,认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与大众有隔阂,提出了“大众语”的口号,也就是说,要建设一种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适合大众需要的语文。大众语论战给当时废止白话、恢复文言、提倡尊孔读经的逆流以很大打击,对新文学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起了推进作用。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对于大众语的问题,一向未曾研究,所以即使下问,也说不出什么来。”亦称“大众语文”。鲁迅《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反对大众语文的人,对主张者得意地命令道:‘拿出货色来看!’”
    • 4.
      夭折释义:⒈早死。⒉比喻事情中途失败或废止。
    • 5.
      子口税释义:旧 中国 海关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凡进口洋货运销 中国 内地或出口土货从内地运销国外,除在口岸海关完纳值百抽五的进口税或出口税外,另缴5%的子口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内地关、卡应征的税、捐和厘金。这种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称“子口税”。子口税的开征,始于1858年 中 英《天津条约》的规定,其目的为便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 内地倾销洋货和掠夺原料。1931年,子口税与厘金同时废止。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有代用护照包送无运照之土货者。且同一土货,由 香港 来,则准其报半税,无釐捐,若由 粤 省来,则不
    • 6.
      寝顿释义:衰颓;废止。
    • 7.
      废奢长俭释义:废止奢侈,崇尚俭朴。
    • 8.
      废止释义: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废止。
    • 9.
      废绝释义:衰绝;废止灭绝。
    • 10.
      废除释义: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除农奴制。 废除不平等条约。
    • 11.
      弛废释义:废止。
    • 12.
      忘寝废食释义:寝:睡觉。 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 13.
      户等释义: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 汉 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北魏 献文帝 天安、皇兴 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北齐 再施行。唐高祖 武德 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武德 九年,又改为九等。宋太祖 建隆 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馀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宋仁宗 至和 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元 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明 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后遂废止。参阅《史记·平準书》、《魏书·食货志》、《宋史·
    • 14.
      武科释义:科举时代专为考试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 唐 武则天 长安 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 明 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 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 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 15.
      洪宪释义:北洋军阀首领 袁世凯 自谋称帝时定的年号。从1916年1月1日始至3月23日废止,为时仅两个多月。
    • 16.
      淹废释义:搁置;废止。
    • 17.
      献可替否释义:指臣对君进献可行的计策,建议废止不可做的事。
    • 18.
      王安石释义:(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神宗时任宰相,实行变法,反对向辽和西夏妥协投降。遭司马光等人反对,被迫辞职。后新法废止,他忧愤死去。所作诗文,奇拔峭险,尖锐有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
    • 19.
      苛例释义:苛刻的条例。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夫有官保护,则遇事理论,駮其苛例,不致为远人所欺。”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农民就发动起来,要求废止领主的苛例。”
    • 20.
      蠲息释义:犹废止。

废止(fe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废止是什么意思 废止读音 怎么读 废止,拼音是fèi zhǐ,废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废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