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jīn,(1)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组词】: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1. 裹头用的布巾。
英[scarf; kerchief;]
⒈ 裹头的织品。
引《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唐 于鹄 《过张老园林》诗:“身老无修饰,头巾用白纱。”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冠冕首饰·头巾》:“古以皁罗裹头号头巾。 蔡邕 《独断》曰:古幘无巾; 王莽 头秃,乃始施巾之始也。 《笔谈》曰:今庶人所戴头巾, 唐 亦谓之四脚,二繫脑后,二繫頷下。取服劳不脱,反繫于顶上;今人不復繫頷下,两带遂为虚设。后又有两带四带之异,盖自 宋 朝始。”
徐迟 《牡丹》八:“她贴上乌黑的片子,扎上头巾。”
⒉ 指 明 清 时规定给读书人戴的儒巾。
引《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鲁公子 回到家里,将衣服鞋袜装扮起来。只有头巾分寸不对,不曾借得。”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就是一顶秀才头巾,也像天平冠一般,再也承受不起。”
⒈ 裹头的布。
引《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
1.满山遍野的雪,如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了大地上。
2.画眉鸟头上的羽毛像黄色的头巾,一双眼睛闪闪发光。
3.春天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4.头上的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5.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6.雨后的草田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水儿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7.以前农村的女娃头上长虱子,家长迫于无奈给剃个光头,再给包个花头巾去上学,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8.满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了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