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雝 [sù yōng]
2. 亦作“肃雍”。亦作“肃邕”。庄严雍容,整齐和谐。形容祭祀时的气氛和乐声。
3. 《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原指行车之貌。
肃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和鸣释义:⒈互相应和而鸣。 《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唐 元稹《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明 孙仁孺《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唐 白居易《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
- 2.
清庙释义:⒈《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⒉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⒊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 3.
肃邕释义:见“肃雝”。
- 4.
肃雍释义:见“肃雝”。
- 5.
肃雝释义:⒈亦作“肃雍”。亦作“肃邕”。庄严雍容,整齐和谐。形容祭祀时的气氛和乐声。⒉《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原指行车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