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耳 中耳的意思
zhōngěr

中耳

简体中耳
繁体
拼音zhōng ěr
注音ㄓㄨㄥ ㄦ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ěr,(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例句】:耳背(bèi)。耳垂。耳鬓厮磨(mó)。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组词】:木耳。银耳。(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组词】:耳房。鼎耳。(4) 听说。【组词】: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组词】:想当然耳。(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例句】:“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基本含义

指耳朵的中间部分,也比喻身体内部的机关或组织。

中耳的意思

中耳 [zhōng ěr]

1. 高等脊椎动物的耳的中间部分。内含由三块听小骨形成的骨链,自鼓膜联至前庭窗,并将振动传递至内耳。

[auria media; middle ear;]

中耳 引证解释

⒈ 外耳和内耳之间的部分,内有三块互相连接的听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也叫鼓室。


国语词典

中耳 [zhōng ěr]

⒈ 耳朵的中间部分。包括三块小听骨、鼓膜和耳咽管等。有传导声音的功能。


中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耳炎释义:中耳局部的炎症。 因细菌侵入,或由鼻或鼻咽部急性炎症经耳咽管蔓延引起。主要症状是耳疼、耳聋、化脓,严重时鼓膜穿孔。
    • 2.
      伏死释义:⒈甘愿舍弃生命。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此也。”⒉退隐而死。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闕下者哉!”
    • 3.
      听小骨释义:中耳里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统称,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 通称听骨。
    • 4.
      处囊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常以“处囊”比喻一个人的才智得到机会便显露出来。
    • 5.
      宽释释义:宽大免罪。 《史记·五宗世家》:“景帝 少子,骄怠多淫,数犯禁,上常宽释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鄩 曰:‘降将未受 梁王 宽释之命,安敢乘马衣裘乎!’乃素服乘驴至 大梁。”《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叔武 得 晋侯 宽释之信,急发车骑如 陈,往迎 卫侯。”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夏完淳》:“经略 洪承畴 欲宽释之,谬曰:‘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
    • 6.
      弯管释义:⒈弯曲的管子。⒉某些鸟类的似骨的管,它连接中耳与颚弯曲部分的气室。
    • 7.
      泣铜驼释义:典源《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1释义铜驼指用铜铸制的骆驼,古代常被置于皇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 8.
      监作释义:⒈监督制作。 《后汉书·宦者传·蔡伦》:“永元 九年,监作祕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使中謁者 魏郡 清渊、马宪 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宋 欧阳修《御药陈承礼监造衮冕事》:“此是陛下新降指挥,从来所患朝令夕改。今若依前用 承礼 监作,只是移御药院置局就少府监中耳。”⒉负有监督制作之责的官吏。《隋书·百官志下》:“将作寺大匠、丞、主簿、録事,统左右校署令、丞,各有监作等员。”《旧唐书·职官志三》:“掖廷局……监作掌监当杂作。”
    • 9.
      耳咽管释义:沟通中耳腔和咽 的细狭管道。能调节鼓膜内外的压力,便于鼓膜振动。
    • 10.
      耳朵释义:听觉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内耳除管听觉外,还管身体的平衡。
    • 11.
      耳朵底子释义:中耳炎。
    • 12.
      耳鸣释义:外界并无声音而患者自己觉得耳朵里有鸣叫的声音。 多由中耳、内耳或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 13.
      聤耳释义:中医病症名。以耳道流脓、听力障碍为主症。多发于儿童。可分虚实两类。实证类似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虚证类似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外感风热、污水灌耳、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经络或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等所致。治疗可根据虚实分别采取滋阴降火或祛风火、利肝胆、清湿热的方法,也可用药汁或药粉滴撒外治。
    • 14.
      脱颖释义:⒈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因以“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⒉犹冒尖。
    • 15.
      透颖锥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 之围 邯郸,赵 使 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平原君 曰:‘先生处 胜 之门下几年於此矣?’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 16.
      金莲花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高30—70厘米,不分枝,基生叶1—4个,叶片五角形。花供药用,能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中耳炎等。
    • 17.
      震慴释义:⒈震惊惶惧。《史记·酷吏列传》:“於是上遣 山 乘鄣。至月餘,匈奴 斩 山 头而去。自是以后,羣臣震慴。”《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王涯 辈承顺其风指,惟恐不逮;自中尉、枢密、禁卫诸将,见 训 皆震慴,迎拜叩首。”清 刘大櫆《书荆轲传后》:“荆軻 欲有所待勇者与俱,而 丹 迟之;至使 舞阳 震慴 秦 庭之中,惟 軻 一人,故击 秦王 不中耳。”⒉使震惊,恐惧。《旧唐书·韦思谦传》:“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慴州县,诚旷职耳。”《明史·熊文灿传》:“文灿 遂上言:‘臣兵威震慴,降者接踵。’”梁启超《
    • 18.
      露颖释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遂以“露颖”为显露才能之典。《三国演义》第一回:“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 19.
      黄连素释义:抗菌药。从植物黄连、黄柏、三棵针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用于治疗痢疾、眼结膜炎、中耳炎等。
    • 20.
      鼓膜释义:外耳和中耳之间的薄膜,由纤维组织构成,椭圆形,半透明。 内表面与听小骨相连,外界的声波震动鼓膜,使听小骨发生振动。

中耳(zhonger)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耳是什么意思 中耳读音 怎么读 中耳,拼音是zhōng ěr,中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