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岐路 岐路的意思

岐路

简体岐路
繁体
拼音qí lù
注音ㄑ一ˊ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岐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2) 〔岐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3) 同“歧”。

lù,(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组词】: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组词】: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3) 方面,地区。【组词】:外路货。各路人马。(4) 种类。【组词】:一路货色。(5) 大,正。【例句】:“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组词】:筚路。乘路。(7) 姓。

基本含义

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岐路的意思

岐路 [qí lù]

1. 岔路。指离别分手处。不正当的途径。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岐路 引证解释

⒈ 岔路。 《列子·说符》:“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 沉鲸 《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
《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⒉ 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⒊ 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

《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⒋ 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⒌ 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国语词典

岐路 [qí lù]

⒈ 由大道分岔出去的小路。唐·李白〈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也作「歧路」。

《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⒉ 邪路、歪路。也作「歧路」。

《后汉书·卷四四·邓彪传·论曰》:「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岐路之闲也。」


岐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岐路释义:⒈岔路。⒉指离别分手处。⒊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⒋不正当的途径。⒌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 2.
      怨嗟释义:怨恨叹息。南朝 梁 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握手分岐路,临川何怨嗟。”唐 杜甫《古柏行》:“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明 王錂《寻亲记·遣役》:“若有钱来买放,何必怨嗟,何必疑惑。”陈毅《赣南游击词》:“莫怨嗟,稳脚度年华。”
    • 3.
      悲染丝释义:《墨子·所染》:“子墨子 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三:“杨朱 泣岐路,墨子 悲染丝。”亦作“悲素丝”、“悲丝染”。唐 李白《古风》之五九:“惻惻泣路岐,哀哀悲素丝。”清 丘逢甲《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之二:“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亦省作“悲丝”。唐 罗隐《谗书·屏赋》:“阮 何情而泣路,墨 何事而悲丝。”清 无名氏《万金记·顽梗》:“天末徒号鴟,可怜泣路悲丝,忠肝
    • 4.
      泣岐释义:见“泣岐路”。
    • 5.
      泣岐路释义:指 战国 杨朱 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三:“杨朱 泣岐路,墨子 悲染丝。”亦省作“泣岐”。
    • 6.
      玉镳释义:⒈玉饰的马勒。《宋书·乐志二》:“玉鑣息节,金輅怀音。”⒉借指玉马,以喻贤者。明 何景明《寄边太常》诗:“雅识怀金奏,同游嘆玉鑣。岁年双轂转,岐路一蓬飘。”参见“玉马”。
    • 7.
      畏涂释义:⒈亦作“畏途”。 艰险可怕的道路。《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成玄英 疏:“涂,道路也。夫路有劫贼,险难可畏。”唐 李白《蜀道难》诗:“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巖不可攀。”金 蔡松年《淮南道中》诗之一:“畏涂泥三尺,车马真鸡栖。”清 金农《送贺十五德舆之辰州》诗:“五月 沅陵 道,毒淫多畏途。”⒉指危险可怕的地方。宋 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三:“醉乡岐路君知否?不似人间足畏涂。”清 袁枚《新齐谐·黑眚畏盐》:“殷家村 在城外,多古壙,旧传壙中有怪
    • 8.
      逼拶释义:⒈亦作“逼桚”。 亦作“逼匝”。犹逼迫。《张子语录·后录下》:“正要常存意使不忘,他释氏只是如此,然他逼拶得又紧。”元 乔吉《朝天子·小娃琵琶》曲:“暖烘,醉容,逼匝的芳心动。”清 洪昇《长生殿·弹词》:“不隄防餘年值乱离,逼拶得岐路遭穷败。”《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虚无党》:“我国通国无警察,党祸亦不酷,政府之腐败无能日益呈露,而我国民者,其殆未受其逼桚。”茅盾《追求》七:“她被两种情绪不断地逼拶着:愤激和悲悯。”参见“逼迫”。⒉压迫。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且联邦政体之团结,当生于外力之偪拶

岐路(qi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岐路是什么意思 岐路读音 怎么读 岐路,拼音是qí lù,岐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岐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