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 yī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组词】: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组词】:应邀。应聘。应考。(3) 顺合,适合。【组词】: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 对待。【组词】:应付。应变。应酬。
biàn,(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组词】:情况变了。变了样。(2) 变成。【例句】: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 使改变。【组词】: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组词】:变数。变态。(5) 变卖。【组词】:变产。(6) 变通。【组词】:通权达变。(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组词】:事变。政变。(8) 指变文。【组词】:目连变。(9) 姓。
1. 对突发性事件的一种应付。
例应变能力。
英[ meet an emergency; ]
2. 由外力使物体尺寸或形状发生相对变化的现象,常以百分数(%)表示。
英[ strain; ]
⒈ 顺应变化。
引《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应变而动,是为顺常。”
⒉ 应付事变。
引《文子·上义》:“拘礼之人,不可使应变。”
《史记·太史公自序》:“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
宋 陆游 《贺汤丞相启》:“守文致理,将见隆古极治之时;应变制宜,必有仁人无敌之勇。”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文 仅率军舰,仓卒应变,而陆地为变兵所据。”
⒊ 力学名词。指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在缺陷,其体积或形状所发生的变化。
引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他曾经运用了从单一区域的扭动形式来查明应变形迹的方法,阐明了 英格兰 的隐伏煤田。”
⒈ 应付事变。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应变,君子比德焉。」
⒉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所生体积或形状上的变化,与原体积或形状的比值,称为「应变」 。
1.出门在外,你要临机应变,办完事后早点回来。
2.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随机应变,不固执成见,也不重蹈覆辙。
3.现在万事俱备,若有突发状况,大家到时随机应变吧!
4.她这个人真是八面玲珑,会随机应变。
5.内行的标志是在危急关头他善于随机应变。
6.为促进资源使用效率,以厚植民众健康,运用模式能因时制宜,做动态的应变,才能随时达成全民最大的期望。
7.聪明人随机应变,愚蠢者固执己见。
8.大总统的位子怕是朝不谋夕了,我们随机应变吧!
9.春秋战国时代的所谓‘纵横家’之流,往往随机应变,朝秦暮楚。
10.他们都属于这类人:随机应变,欢欢喜喜,善于奉承。
11.他应变能力很强,善于相机行事,各种问题都处理得比较好。
12.到时候见客人,咱们几个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13.在生活我们应该随机应变,千万不能犯郑人买履的错误。
14.这次行动要随机应变,没有什么别的锦囊妙计。
15.这个时候就是体验你随机应变的时候。
16.他这种随机应变的态度使赛尔登感到愕然。
17.在这个社会上随机应变的能力很重要。
18.只要你能够随机应变,他提出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
19.经过这次培训,你一定会对随机应变的人的变通能力感到惊奇!
20.看来今天下午的面试我只有随机应变了,因为我到现在什么都还没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