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额赋 额赋的意思
é

额赋

简体额赋
繁体額賦
拼音é fù
注音ㄜˊ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é,(1) 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组词】:额头。额角(jiǎo )。(2) 牌匾。【组词】:门额。匾额。(3) 规定数量。【组词】:额数。额外。定额。余额。超额。空额。

fù,(1) 旧指田地税。【组词】:田赋。赋税。(2)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3) 念诗或作诗。【组词】:登高赋诗。(4)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组词】:赋予。赋有。天赋。禀赋。(5) 古同“敷”,铺陈,分布。

基本含义

额外的奖励或补贴

额赋的意思

额赋 [é fù]

1. 额定的赋税。

额赋 引证解释

⒈ 额定的赋税。

《清史稿·世祖纪一》:“六月癸丑,免 兴济县 元年额赋。甲寅,免近畿圈地今年额赋三之二。”


额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常课释义:⒈定额赋税。⒉定额。
    • 2.
      常调释义:⒈长期调和。⒉平常戏狎。⒊固定的音调。⒋引申为陈旧的论调。⒌定额赋税。⒍按常规迁选官吏。
    • 3.
      祗谒释义:恭敬地进见。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高宗幸太学》:“高宗 祗謁先圣,止輦 大成殿 门外。”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彭海秋》:“即席有歌姬数辈,俱来祗謁。”《清史稿·高宗纪五》:“辛亥,上謁 东陵。以祗謁两陵,并巡幸 山东,免经过州县本年额赋十分之三。”
    • 4.
      节次释义:⒈逐次;逐一。宋 朱熹《劝农文》之一:“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属,亦须节次芟削,取令净尽,免得分耗土力。”《水浒传》第四一回:“五起人马登程,节次进发,只隔二十里而行。”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比年以来,因国家经费尚充,遂将各省地丁额赋,及旧欠钱节次蠲免。”⒉程序;次序。《朱子语类》卷一二八:“今枢密要发兵,须用去御前画旨,下殿前司,然后可发。若有紧急事变,何如待得许多节次?”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章》:“《中庸》第一章既彻底铺排,到第二章以后,却又放开,从容广説,乃有德之言涵泳宽和处,亦成一
    • 5.
      额赋释义:额定的赋税。 《清史稿·世祖纪一》:“六月癸丑,免 兴济县 元年额赋。甲寅,免近畿圈地今年额赋三之二。”

额赋(e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额赋是什么意思 额赋读音 怎么读 额赋,拼音是é fù,额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额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