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必争之地 必争之地的意思
zhēngzhī

必争之地

简体必争之地
繁体必爭之地
拼音bì zhēng zhī dì
注音ㄅㄧˋ ㄓㄥ ㄓ ㄉㄧ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1) 一定。【组词】:必定。必然。必须(一定要)。必需(不可少的)。势必。未必。事必躬亲。(2) 决定,肯定。【例句】:“深念远虑兮,胜乃可必”。(3) 固执。【例句】:“毋意,毋必”。(4) 果真,假使。【例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zhēng,(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组词】:争夺。竞争。争长论短。(2) 力求实现。【组词】:争取。争气。争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争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组词】:争不。争知。争奈。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基本含义

指争夺双方都认为非常重要,值得争取的地方或事物。

必争之地的意思

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

1. 指两军对垒时,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周书·王悦传》
若灵武于贼有大利,即是必争之地。——杨亿《论灵州事宜》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area of contention;]


国语词典

必争之地 [bì zhēng zhī dì]

⒈ 敌我双方于争战中必要夺取的战略要地。

《周书·卷三三·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必争之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制高点释义:军事上指某一地域内,能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控制战斗局势和发挥火力的高地或建筑物。是敌对双方必争之地。
    • 2.
      散关释义:即 大散关。在 陕西省 宝鸡市 西南 大散岭 上。当 秦岭 咽喉,扼 川 陕 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一:“晨上 散关 山,此道当何难!”宋 陆游《观长安城图》诗:“三秦 父老应惆悵,不见王师出 散关。”清 吴伟业《圆圆曲》:“斜谷 云深起画楼,散关 月落开粧镜。”参见“大散关”。
    • 3.
      数四释义:⒈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三国志·吴志·孙晧传》“甘露 元年三月”裴松之 注引 晋 干宝《晋纪》:“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⒉犹言再三再四。多次。《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为访 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一日或数四引见。”唐 李邕《谢敕书及彩绫表》:“生臣存臣,至於数四;宠及问及,弥於再三。”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女生前有手植桃树一株,在家圃中,临卒前数日,自至树抚摩数四,叹曰:‘吾数年心血也。’”
    • 4.
      斜谷释义:山谷名。 在 陕西省 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 褒,北曰 斜,故亦称 褒斜谷。全长四百七十里。两旁山势峻险。扼 关 陕 而控 川 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参阅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 5.
      樊邓释义:古地区名。为 春秋 樊国、邓国 的遗址。在今 湖北省 襄樊市 及 河南省 邓县 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朝 梁 任昉《宣德皇后令》:“及拥旄司部,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 邓,胡尘罕尝夕起。”唐 贾至《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诗:“登高望旧国,胡马满 东周。宛 叶 遍蓬蒿,樊 邓 无良畴。”
    • 6.
      牛渚释义:为中国历史上向为南北纷争,兵家必争之地。
    • 7.
      祁山释义:在 甘肃省 礼县 东。汉 代在 西汉水 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 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 三国 时 蜀汉 诸葛亮 曾多次出 祁山 而攻 魏,即指此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身率诸军攻 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九年,亮 復出 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参阅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
    • 8.
      走集释义:⒈边界要塞;交通要冲。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正其疆埸,修其土田,险其走集,亲其民人。”杜预 注:“走集,边竟之垒壁。”唐 王翰《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宋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跋》:“洛阳 处天下之中,挟 殽 澠 之阻,当 秦 瀧 之襟喉,而 赵 魏 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⒉聚集。明 汤显祖《答沉湛源》:“冠履走集,贤声易翔。”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扬州》:“隋 唐 以后之 扬州,秦 汉 以前之 邯郸,皆大贾走集,笙歌粉黛繁华之地。”
必争之地是什么意思 必争之地读音 怎么读 必争之地,拼音是bì zhēng zhī dì,必争之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必争之地造句子